北外调研百国旅客来华体验 98%入境旅客会推荐朋友再来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7 23:28:19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国际航班的复苏,入境游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外国人来中国旅行,领略中国传统和文化,欣赏各地美景,品尝各种美食,到处citywalk。

  6月2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对103个国家714位外国旅客的调研,发布一项外国旅客在华旅行和支付体验的报告。调研显示,98%的受访外国旅客会向其他人推荐来中国旅行;86%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旅客认为在华支付体验更便捷了;更多旅客入乡随俗,大部分体验过中国移动支付,其中用过支付宝的入境旅客中,近97%还会推荐朋友使用。

  入境游升温 几乎所有入境旅客还会推荐友人来华

  不管是自由行还是结伴行,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正来中国旅行。本次调研访问的外国旅客,超过一半以上都是首次来华。98%的受访外国旅客会向其他人推荐来中国旅行;86%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旅客明显感受到在华支付体验更便捷了。

  入境游升温的趋势也早已显现在官方统计数据中。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

  多项便利入境和支付的组合政策落地见效 多数游客深有体会

  在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吸引外国游客的基础上,中国免签“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6月,中国宣布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此前,中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12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5月中国决定延长对这12个国家的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自今年2月以来,央行围绕支付便利化先后9次主持召开推进会,强化与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协同合作,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力度。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文旅场所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商业领域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

  系列举措的快速密集落地,系统性的改善了入境游客的支付体验。正助力入境的外国游客在华便捷消费,也促进了中外交流。上述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入境游客越年轻越爱中国移动支付 00后使用率达90%

  外国旅客入乡随俗,也爱体验中国移动支付。调研显示,84%的受访外国游客在华使用过移动支付。越年轻的群体就越是喜欢。报告显示,1970年后出生的受访外国旅客在华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均超过80%,而00后旅客使用移动支付比例最高,近90%。

  入境旅客也会因地制宜,采用组合式支付方式。其中超6成的外国旅客首选支付宝。无论是胡同里的文创纪念品,街边小店里的美食,还是坐公交和地铁,用支付宝畅游中国正成为入境旅客的第一APP。报告显示,用过支付宝的外国旅客中近97%还会推荐朋友来华使用。

  此外,NASA还计划向月球“送货”——将机器人着陆器送往月球。该计划被称为“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主要依赖于与多家开发月球着陆器的公司合作。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中国和菲律宾在无争议的海域开展油气勘探具有很大合作空间。许利平说:“中国在这个方面有我们的优势,中国有勘探的技术、人才、资金;菲律宾有它广阔的市场,未来应该说是一种互补性合作,而合作关键是要落实。我想,尽快重启海上油气勘探,进一步表明双方是有决心和意志来让能源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在此次公布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6月末短时强暴雨袭击赣西北,南昌出现明显内涝”“‘龙舟水’咆哮赣东北,多河流超越警戒线”“4月下旬强对流天气频发,部分地区遭灾”等亦入选江西省2022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完)

  (三)X1字签证:赴华长期留学(大于180天)

  二、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建交31年来各领域合作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基于两国合作的高水平,以及提升两国关系定位的共同意愿,双方宣布建立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中土全方位合作。着眼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未来,双方愿继续发展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

  三是防范养老机构聚集性疫情方面。严格落实“早发现”机制,对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检测。养老机构结合设施条件实行院内分区管理,设立闭环管理区、流动管理区和健康观察区,按照“一院一策”完善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物资储备、护理人员等应急支援力量储备。院内出现阳性感染者,立即调整人员分区及密度,落实转移居住、分级分类诊治及终末消毒等措施。

马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