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取代星座,新社交代码还是标签化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3 07:55:27

  MBTI的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该测试是两名美国心理学家于上世纪创作的人格理论。测试依据个体在四个方面情感状态和认知方式的特点:内向与外向、实感与直观、思考与感觉、判断与知觉,将个体人格分成了16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擅长之处。测试者回答数十个选择题便可以得到自己的测试结果,有些试题特别强调自己是“专业心理测试”,有些试题会根据人格类型提出职业规划建议,更有甚者需要付费才能“解锁”完整结果。

  一向拒绝被“标签化”的Z世代,为什么会将MBTI奉为真理,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交方式?相关媒体发布的《2023年Z世代文化热岛观察》报告,从社交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内心的深层需求:一是建构自身形象的印象管理。只言片语解释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社恐人士经常开不了口,而MBTI可以快速让自己被了解、被看见。二是社交谈资。社交场合抛出人格标签可以迅速破冰,MBTI的每个类型都有很强的话题性,可以激发Z世代讨论和传播。三是同类识别、群体联结。把社交场景下的弱联结迅速变成强联结,一句“我也是”,就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四是读懂自己,向内探索。这届年轻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在灵魂,MBTI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甚至用来指导报志愿或职业规划。

  MBTI的四个维度像四个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可能很靠近极端,也有可能落在中间。比如两个外向的“E人”,其中一个的外向指数高达90%,是个能hold住所有场面的“社牛”;而另一个人的外向指数只有60%,在有些场合下显得较为安静拘谨。他们拥有相同的MBTI性格类型,却不敢说他们有着完全一致的性格。MBTI类型只有16种,何以准确描述上千万人的性格?有网友在回答知乎“星座到底准不准”的问题时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你打开百度,搜索十二星座的性格,会发现兴许每个星座的性格都有几条符合你,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你很难通过这些性格描述猜到自己的星座。MBTI也是如此,更何况MBTI的测试结果还有可能因为做题时的心情不同或题目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MBTI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其描述一个人性格的准确程度仍然没有做到质的飞跃。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MBTI的局限性心知肚明,但其融入社交甚至干涉社交的热度依然不减,甚至出现了被称为“MBTI鄙视链”的人身攻击。注重理论的N人会嘲笑注重实感的S人没有深度不会思考,有条理的J人嫌弃展望型的P人没有规划,理性的T人认为感性的F人做决定时缺乏理智,后者又批评前者没有共情能力……在这条鄙视链中,看不到一个维度两端的互补,表达出的情绪除了调侃,还有对立,本来中性的类型被强行赋予褒贬含义,并化身为人身攻击的借口。更夸张的情况也在出现:生活中常有人因为和某种类型的人曾有过节,就声称自己特别讨厌一切这种类型的人,绝对不要再和他们有交集;也有人原本对某人抱有好感,却在得知其MBTI类型不是自己喜欢的之后而心存芥蒂。

  还记得十年前星座爆火时,网络上掀起的“群嘲处女座”现象吗?当时处女座所谓“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因被理解为“过度的强迫症和洁癖”,而被黑得体无完肤,很多人也因为这一刻板印象而跟风嫌弃身边处女座的朋友。这场“风波”在数年后渐渐得以平息,诚然MBTI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MBTI比星座看起来更有科学依据,通过测试来划分人格类型的方法更有说服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变得更加理性。媒体也讨论过为何处女座不再被黑,许多网友表示在接触了心理学或在社交活动更加频繁之后,发现由出生日期来决定性格是一件很不客 观的事,由此来判断和谁做朋友、谈恋爱更是无稽之谈。那么当今被MBTI绑架了的人也应理性地意识到MBTI也有不完美之处,因此亦不能成为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

  7月28日8时至8月2日8时,海河流域5天面平均雨量达153毫米,降雨总量487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1963年以来的最强降雨。

  国信证券的一份研报测算称,银行要维持支持实体的能力,每年资产增速要处于名义GDP增速(7%)附近,那么未分配利润留存资本的增速也得在7%附近。按分红率(30%)倒算出ROE应该在10%左右。再考虑其他收入、支出水平不变,那么净息差应该在1.68%左右,再留点安全垫,应该在1.8%左右

  8月18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要求“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其中提到,未成年人就诊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谨遵医嘱,如实填报年龄,并且遵照主诊医师从身体健康、正常发育角度给出的专业评估和合理建议。同时,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应在术前详细查看诊疗方案、合同内容及收费明细,并结合自身客观需求及身体发育情况与主诊医师详细沟通,全面知悉所做项目的各项内容以及风险性与禁忌症。对于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利用“平价医美”“1元医美体验”等营销噱头招揽未成年消费者“入局”,推销各类项目及产品,并诱导其使用贷款平台借款或分期付款,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此类医疗机构的话术,务必客观、理性做出抉择。

  除了外向型企业之外,购买绿证的主力还包括对绿色电力消费有要求的大型央企国企、跨国企业等。业内人士表示,应对碳关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能源消耗双控的需求,将使企业购买绿证的积极性显著增加。

  他建议消费者多咨询一些医生,充分说明自己的需求,多对比不同医生给出的方案,客观评价哪种治疗方案更符合预期,避免因为信息不透明而盲目接受手术。“此外,消费者心理执念对手术方案与结果也有较大影响,比如消费者非要做不符合常规逻辑的手术项目,又选择了非正规的渠道,可能做完之后会发现根本不是想要的效果,再修复就很麻烦。”

王怡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