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带来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2 15:17:06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窗边的小豆豆》作者、现年90岁高龄的黑柳彻子到访中国,日前来到北京和喜爱她的读者见面,并带来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

  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和联合国基金会亲善大使。她根据童年经历写成的《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名作,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5种语言,获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2003年,本书由新经典引进,迄今简体中文版发行量已突破1700万册,并曾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和语文教材。书中天真自由的“小豆豆”牵动着读者们的心,在中国引发关于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广泛讨论,是一部现象级的儿童读物。

  在《续窗边的小豆豆》首发现场,黑柳彻子梳着标志性的“洋葱头”,一身紫色长裙,首先用中文和读者们打招呼,随后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情缘。1984年,出于对大熊猫的喜爱,她第一次到访中国,今年正好是第40年。再次来华,她笑着说:“中国是我非常憧憬的国度。看到中国的朋友们,有时我会想:他们和我真像啊,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喜欢有趣的事。能产生共鸣、能一起笑,说明我们的心情是相通的吧。”黑柳彻子即兴表演了一小段京剧,现场掌声和欢笑声久久不停。“我希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一起做那些开怀大笑的事,也希望《续窗边的小豆豆》能为与我有着相同幽默感的中国朋友们带来快乐。”

  在一般人眼里,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豆豆是个“问题儿童”,但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始终坚定地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离开巴学园后,小豆豆怎样了?四十多年来,有无数读者好奇这个问题,黑柳彻子也最终在九十岁时下定决心,提笔续写《窗边的小豆豆》,讲述小豆豆从巴学园毕业后的故事。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教育”,《续窗边的小豆豆》则是“成长”。在前作中,小林校长“蹲下来”倾听并托举孩子们;在续作中,小豆豆则是自己踮起了脚,直面更为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巴学园是永远的。”在著名作家曹文轩看来,两书的创作相隔四十二年,读起来却并无任何隔阂。“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阅读体验。看《续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我觉得小豆豆还是《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虽然她已经长大了十岁、二十岁,虽然生活起起落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和成年人世界打交道,但我看到的她依然没有改变。”

  在黑柳彻子看来,怎么认识自己的“不一样”,怎么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曹文轩表示,独一无二的个性,是人生活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所有的个性得到非常好的保护”。两位儿童文学作家在现场呼吁,希望每位家长、老师,每个大人,都能守护好孩子们的个性。在如今充满变化、人人都被裹挟着加速向前的时代,这一点更加重要。

  “教育,就是要蹲下来,看看孩子们所看的高度。”这条关于《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评流传极广,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本书为何如此受欢迎。在黑柳彻子成长的路上,母亲和小林校长一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谈及母亲的开明,90岁的黑柳彻子仍心存感激,“母亲一次都没有否定过我。她的教育方式非常自由,无论我想做什么,她都不会反对,始终支持我。”围绕亲子关系和 家庭教育,她进一步说:“我非常认同‘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这句话。希望各位家长要富有爱心地去观察孩子,要信任他们,看到他们的优点,不要轻易对孩子们发火,让他们一生都可以从童年当中汲取营养。”(完)

  一个背景是,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设立了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是首批试点中唯一设在街道层面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东部地区唯一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重庆跨江缆车项目——长江索道建成于1987年,是为缓解市民“出行难”而建设的城市公交设施,由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运营。在2010年前后,随着交通功能减弱,转为文旅项目。

  2022年5月,《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发布,指出到2025年,沈阳市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同时提出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的“三个一”目标。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就越低。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完全符合2022年的现实情况,也无法解释为何中国南方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北方。

  “从今年来看,集团息差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张毅说道,从人民币端口来看,LPR下调对银行今年的影响将大于去年。就中国银行来说,人民币贷款重定价占比超90%。从外币息差来看,今年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步伐会放缓。

  2020年11月,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东亚内陆气候越过临界点变得骤热干燥》中提到,过去20年间,以蒙古国为中心的东亚内陆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浪-干旱”并发现象,这一变化明显超出了自然变化范围,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土壤干燥加速了当地的高温,高温又加剧了土壤水分的下降。

邓翰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