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精准合龙!常泰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9 14:01:53

萌白酱一线天白虎「話しかけていいですか」と僕は訊いた。  ——赵世瑜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gk7e-wWYDKBDNk5qSOOoThB-“毫米级”精准合龙!常泰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今天,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桁梁合龙段焊缝焊接完成,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合龙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至此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历时5年建设实现全线贯通,长江南北两岸的常州和泰州两市成功江上“牵手”。

  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0.03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5299.2米,由一座主跨1208米的钢桁梁斜拉桥、两座主跨 388米的钢桁拱桥和一座3×124米的连续钢桁梁桥组成,创下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和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的世界纪录。

  大桥主航道桥合龙段于5月29日顺利吊装到位,此后的10天时间,历经单侧梁段栓焊连接、斜拉索挂设及张拉、全桥钢桁梁顶推调位、合龙口冲钉打入、高栓施拧、焊接等多道工序,至今日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主航道桥主体工程施工全部完成。

  主航道桥合龙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想要高质量“缝合”,把合龙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别,需要练就“绣花”功夫。建设团队利用主梁纵移调整合龙口间距,通过调整索力消除合龙口高差,配合桥面临时荷载移动等方法,使合龙口两侧钢桁梁高程、转角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合龙口连接栓孔的高精度对位,最大的偏差仅2毫米。

  大桥跨度大,受温度、风场、临时荷载布置等影响严重,线形波动大,建设团队创新采用了基于串联相机组网的实时线形测量方法,每隔140米布置一组工业相机,通过机器视觉算法,开展多点同步测量,掌握线形实时动态;在合龙口设置激光测距仪和倾角仪,布置各项监控传感器500余套;针对性地开发了合龙施工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感知合龙口状态,为合龙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桥梁整体线型可控,实测绝对高程与理论值偏差最大为5厘米,远优于规范要求,整体线型匀顺,满足公路和铁路运行要求。

  下一步,常泰长江大桥将完成桥面护栏等钢结构附属设施施工,年底前完成桥面铺装,明年2月底前完成机电、照明、防撞等附属设施施工,4月底前完成动静载试验和交工验收检测,具备通车条件。大桥建成后将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服务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李伟代 王善涛)

责任编辑:张玉

  刘正寅:华夏民族的雏形在西周形成,随着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与发展,华夏民族进一步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发展成为人数众多的汉民族;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建构起华夏正统谱系,并以此为中心将全国统在一起,确立了历史的统一观与正统观。紧接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趋势加强,尤其是匈奴、鲜卑等内迁各民族以华夏正统自居,积极学习汉文化,而大量汉人的南迁又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与汉文化的发展,使得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和向心力日渐增强,迎来了隋唐更大规模的统一。唐王朝在继承中原传统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励精图治,取得了空前的统一与繁荣,促进了大一统政治下各民族交流与融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华夏认同。此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背景下,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发展。辽、金、西夏虽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都自认华夏;华夏认同发展为超越族类文化认同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认同。元朝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打破分裂割据时的此疆彼界,将各民族置于一个大熔炉中,强化了华夏作为超越族类的共同体意识。此后,历经明、清时期各民族的交融发展,华夏作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身份标志。近代,面对列强侵略,这一共同体意识日渐清晰,并在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升华,化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柳江河,一条流经工业城市主城区的大河碧波荡漾,自成一道风景。站在堤岸眺望山光水色,仿佛置身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之中,北宋画家王希孟笔下那抹传世青绿跃然眼前。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外贸企业的创新探索,是基于国际竞争环境所做出的积极反应。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稳的情况下,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