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新兴市场迎来合资机遇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30 06:07:5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大连报道

  2023 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 60%,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光伏产品的出口增长达 30%。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想要保持其发展势头,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在哪些区域和国别可以重点布局?围绕上述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对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John A. Quelch)进行了采访。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受益于持续投资

  《21世纪》:中国电动汽车要保持领先优势需考虑哪些因素?

  约翰・奎尔奇: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受益于中国政府对该领域发展的重视以及持续的投资。创新能力也是驱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行业不断整合,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涌现。未来十年,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仍将保持竞争优势。

  《21世纪》:你对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规模和增长有何判断?

  约翰・奎尔奇:电动汽车的发展是解决世界面临的气候危机的重要一环。伴随中国提高电动汽车产量的能力日益增强,世界各国也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提升的过程中获益。

  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小型新兴经济体能够通过允许中国电动汽车在本国销售,来实现其气候和碳足迹目标。

  此外,我预计还会看到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新兴市场投资制造领域。例如,在墨西哥,当地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发展电动汽车制造业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合资机会。

  从出口转向合资电动汽车制造商

  《21世纪》:请展开谈谈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哪些区域和国别市场面临广阔机遇?

  约翰・奎尔奇:考虑到美国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目前美国市场基本上是“关闭”的。欧洲征收的关税约为20%~25%,虽然关税繁重,但这不足以削弱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我认为,目前中国电动汽 车企业的主要机会可以着眼于欧洲和中国以外的市场,这些市场占全球GDP的40%甚至更多。因此,中国以外的市场机会巨大、机遇广阔。当然,中国国内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1世纪》: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有何建议?

  约翰・奎尔奇:我认为关键挑战聚焦在合作伙伴、品牌建设与专业人才这三个维度。

  一是如何从单纯的出口型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变为投资制造工厂、与中国以外汽车行业的其他企业共同投资、进行合资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我认为,这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特别是在美欧制造商主导的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升。在这些市场,中国企业即使生产的产品非常有价值,但将不得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建立品牌声誉。

  三是人才。这涉及如何获得、留住人才,涉及在全球子公司管理中对不同国籍的人才的管理与整合。

责任编辑:刘明亮

  “我国地域范围广、气候环境丰富多样,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技术。”李洁说,“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原始技术创新,做优产品质量,针对‘一带一路’、东南亚等重点海外市场,逐步推广供电、制冷、IT、网络等技术,持续积累、探索,再逐渐将中国产品和技术推向全世界。”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园区铁路专用线和旅游路、产业路,增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1月12日,广东佛山,第39届陈村迎春花市年味浓,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选购年宵花。1月11日至20日,第39届陈村迎春花市在陈村花卉世界芳华大道开展,该花市设置“十里花街”,重现佛山最大花市,其中包含年桔塔、阳台花园等景观。“十里花街”还有方便游客“行花街、赏花景、品陈村”的全体系花街路线,并设有一站式购物、打卡等多种年轻化项目。

  范小辉称,《标准》主要内容分为案件办理、文书格式、案卷管理、基础保障等4个部分。这四项地方标准是现阶段广西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广西行政复议工作提供了具体实用、操作性强的实施指引。

  冰雪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冰雪消费的内需扩大能力,还表现在它通过“冰雪旅游+”的形式推动了城市、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冰雪旅游+城市更新发展,推动了城市品牌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大批冰雪旅游城市脱颖而出。冰雪旅游+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冰雪旅游成为地方亮丽的风景线,亚布力、崇礼、长白山、漠河北极村、呼伦贝尔根河冷极村、乌鲁木齐水西沟镇、延吉、禾木小镇、牡丹江雪乡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按照通知要求,经自主申报、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遴选、省级公示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复审,确定了培养基地和培养对象。培养基地既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师范院校,也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综合大学,还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师发展机构,覆盖了教师教育体系的不同主体,充分体现了高水平、引领性。培养对象均为学校和地方层层推荐,理想情怀深厚、育人成果显著,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校长,将依托培养基地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性培养,并完成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不少于6项任务。

谢宛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