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提升至66.1%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8 13:45:35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北京科技、商 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这是记者22日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同时,严格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严格执行北京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受理与“四个中心”定位不符的登记业务2.5万余件,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逐步下降,让核心区进一步“静下来”。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走出一条减量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大文化建筑盛装亮相

  北京城市副中心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确保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城市绿心公园开园迎客,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盛装亮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和吸引力稳步增强。

  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实现落户。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建设。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数字经济等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持续加强。

  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理事会、执委会实体运行,交通、产业、生态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连续举办五届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21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1500亿元,带动北三县软实力持续提升,为环京地区通勤圈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

  刘伯正表示,十年间,京津冀三地持续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区域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坚持发挥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由产业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共同做大产业增量,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持续增强。

  协同创新驱动持续发力。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28%,比2013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创新带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共建怀柔中心、通州中心、燕郊中心,整合天津物质创制海河实验室等8个创新平台形成联合体,加速原创技术成果产业化。

  产业链群迸发强劲动力。确定“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绘制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举办首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签约项目152个,投资额达1229亿元,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京津冀生命健康、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占全国12%。

  另一次是2021年底一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网络歌曲《坐上高铁去台北》实际上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

  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国家成立计算机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黄令仪是团队负责人。在缺资料、缺设备、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她带领队员们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

  这种“杂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两种系统不兼容,且由于涉及底层冲突,解决起来很困难,进一步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开通后故障不断等一系列问题。

  从200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便与蒙古国就沙漠化防治展开合作研究,通过在当地考察,给出治沙经验。2013年以来,原国家林业局组织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为蒙古国举办荒漠化防治研修班,促进中蒙治沙经验互学互鉴。

  这一花费约30亿美元购买30架MQ-9B无人机的计划,早在2021年就有传出。因为印美在价格和是否转让技术两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一直延宕至今,据说印度政府今年可能会批准这一采购协议。

  2003年,刘仰刚升任沭阳县副县长,次年底调任宿迁市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6年调宿迁下辖的另一个县泗洪县工作,任副县长。2008年10月,刘仰刚曾因扮演“孔乙己”而走红网络。

林俊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