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青海“平安关爱”见真章 “清源断流”显成果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7 03:29:07

  中新网西宁6月26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从青海省禁毒委获悉,2023年,该省建立吸毒人员“平安 关爱”等机制,创新模式开展禁毒“清源断流”,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总体可控。

  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细微之处见真章

  如何引导吸毒人员身心戒毒并回归社会,是禁毒工作的一大难题。

  据介绍,该省已逐步建立完善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重点行业“毒驾”治理有关职能单位协同工作机制。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21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2人、解决就业120人、帮助办理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障等526人……2023年,青海省1030人次吸毒人员通过“平安关爱”工作措施得到就业帮扶、社会救助。

  此外,青海禁毒部门见面核查社会面吸毒人员13479人,评定高风险类29人、中风险类1963人、低风险类11486人,并制定管控方案、签订管控责任书,逐人落实管控责任。

  青海省通过建立重点行业“毒驾”治理有关职能单位协同工作机制,比对核查公交车、出租车、校车等“七车一船”驾驶人49358人次,吸毒筛查31974人次,吸毒检测22382人次,注销吸毒人员驾驶证45本。当年,青海省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

  禁毒“清源断流”:创新模式、成果丰硕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拦截高速行驶的车辆,火拼穷凶极恶的凶徒,千里追击锁定毒贩,这样惊心动魄的缉毒场景一次次上演。禁毒“清源断流”“大扫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拔钉追逃”“集群打零”“网上扫毒”……禁毒战法不断创新。

  2023年,青海省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2名、缴获各类毒品3809.258克、查处吸毒人员377人次。

  据悉,当年,青海省破获部级目标案件2起,其中1起实现“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缴毒资”的全链条打击目标,公安部专门发来《贺电》予以表扬。此外,青海禁毒部门破获该省首例涉嫌走私第一类精神药品案件(莫达非尼)。

  涉毒犯罪人员低文化水平人数比例高

  据悉,2023年,青海省涉毒犯罪人员低文化水平人数较多,小学、初中文化160人、占总人数的87.91%,高中、中专文化17人、占9.34%,大专以上学历5人、占2.74%。

  此外,青海省毒品贩运路线有新变化。该省毒品主要是分销、零卖,人货分离、物流寄递已成为贩运毒品常用手段。从2023年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中发现冰毒贩运渠道有借道青藏公路109线向拉萨贩运以及分销地向西宁周边市州转移的趋势。

  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毒品问题总体可控

  总体看,青海省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毒品问题总体可控。

  2023年,全省毒情形势呈平稳恢复性正常增长态势,未出现报复性大幅反弹。与此同时,青海省缴获毒品全部来自省外,省内未发现制毒活动;毒品走私贩卖有回潮现象,毒品价格持续攀升;毒品滥用仍以传统毒品为主,替代迭代滥用零星发生;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案件上升,需引起警惕;麻精药品存在流失风险,管控仍需加强等五大特点。(完)

  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列车的一种主要方法。

  而对于短期库存较少的区域来说,李宇嘉认为,更适宜采取提前加大供地,再采取“新老划断”的模式,也就是要增加供地,加大预售制度监管,此后再探索现房销售模式。对于短期库存较多的区域来说,逐步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现售试点,或是可选择的过渡方案。

<a href="//www.chinanews.com/ga/shipin/cns/2023/01-19/news949028.shtml" target="_blank">视频:港澳会客厅|马浚伟:要长期发展艺术就不要把自己当明星</a><em class="right">来源:中国新闻网</em>

  贺一诚表示,粤澳双方不仅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而且筑牢了深合区长远发展的基石,一线二线封关条件已基本具备,工作卓有成效。深合区的发展未来要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民生配套方面精准发力、寻求共识、先行先试,一步一个脚印将政策落实到位。

  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重大决定。首次提出的二十条优化措施,向海内外释放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控政策的鲜明信号。

  海派文化是上海这座城市最显著的文化气质,正是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让沪上侨界艺术家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创作灵感。归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董事长屠杰表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共通的一面,又有独特的一面,我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了海派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写意和西方文化的写实相结合,并融合了诗画、木雕、玉雕、紫砂等艺术形式,让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并不断创新。”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