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孩子考高分企业奖10万 ,是“炒作状元”吗?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30 08:36:41

  企业参与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也是不鼓励、不提倡的

  来源:新京报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6月28日,“员工儿子高考718分公司奖10万”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据报道,为考生发放奖金的公司是吉林中东集团。该公司发布通告称,“企业员工牛某某的儿子,在今年的高考中,以718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吉林省理科状元。为了表彰牛同学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励更多员工子女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董事长决定:给予牛某某及其子现金10万元”。

  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员工子女予以奖励,是公司的自主行为,无可厚非。但诚如一些网友所质疑的,只重奖“状元”,并在公告中强调“状元”,难免给人以“企业在炒作高考状元”的观感。

  近年来,企业重奖“高考状元”的事情并不鲜见。不要说“状元”是本企业员工的子女,就是与本企业毫无关系,也有企业对“状元”予以重奖。除了对学生本身的资助,企业这种奖励行为的目的,无非是让“高考状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以达到宣传企业 的目的。

  企业这种行为,本质上也属于宣传、炒作“高考状元”。而我国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虽然这一禁令主要针对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但企业参与宣传、炒作,也是不鼓励、不提倡的。

  此事中,考虑到“高考状元”是企业员工的子女,企业给予重奖可以理解,也是企业的自主权利。但从通告看,企业显然把这作为既宣传员工子女获得“高考状元”,又宣传企业的题材了。从现实效果看,企业花了10万元,也确实收到了远超10万元的宣传效果与关注度。

  要注意的是,企业这种宣传,本质上还是出于“状元情结”,迎合社会对“状元”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改革,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就此而言,企业如果真关心员工的家庭教育和子女成才,就不宜只重奖“高考状元”。

  有观点就认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不妨对所有子女考上大学的员工给予奖励,而不是只重奖“状元”。一方面,这体现出对员工子女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奖励,给予员工子女上大学一定资助。

  只重奖“高考状元”,对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社会公众来说,更可能刺激“这是别人家孩子”的攀比心态、强化“状元情结”。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存在功利化、短视化倾向,这不仅加剧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增加每个家庭的焦虑。

  因此,教育部提出,今年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整治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办学行为。而其关键,就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然不只是教育部门、学校的事,更需要形成全社会合力。这也需要警惕企业奖励等各种以重视教育为名而进行的高分生、“高考状元”炒作。

责任编辑:杨赐

  2022年3月28日,作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总要求,经过7次迭代升级,最终集成整合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建成服务大厅,开设专题板块,上线试点专区,形成“三平台、一大厅、一专栏、一专区”的平台架构。

  对于一些西方国家质疑和指责中柬关系,洪森更明确表示,“如果我不依靠中国,我依靠谁?如果我不依靠中国,各国谁能帮柬埔寨修路架桥?”就在洪森此次启程前往中国之前,柬方还驳斥了美国媒体用“债务陷阱”论来抹黑中柬间的正常交往。

  置身“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既有成立七十余载的老场馆,也有开业仅几周的新空间。经过各自努力,这些场馆均收获了一批拥趸,成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主角。艺文群落成立后,场馆与场馆间“梦幻联动”,也为面向青年的“大美育”打开了新的空间与可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1日电 据国台办网站消息,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1日表示,由于民进党当局阻挡,大陆吊唁星云法师代表团无法赴台。

  正如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所说,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上大有可为。“基于互联网构建超大规模、高速畅通、规范有序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师资、课程、场地等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持续有效流动,让每位学习者都平等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截至2月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107.7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29.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676.0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691.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905.9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66.1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3022.4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19250.5万人。(中疾控网站)

赖益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