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全新方案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8 02:26:07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张煜欢)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房颤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窦性心律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导管消融则是重要的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使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一例。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为医院房颤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具备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75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受房颤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检查和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蒋晨阳教授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

  蒋晨阳在术后表示:“房颤手术中,我们最关注消融质量和手术安全性,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单圈隔离率,同时提高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据了解,此前不少房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另一大原因是害怕术前的一项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这个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左心房血栓,保障安全,但检查过程有些痛苦。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还可实现心腔内超声手术全程实时监测,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做经食道心脏超声,不仅减少了术前痛苦,在术中还多一分安全保障。

  上述流程的变化,也让患者能 够当天入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完)

  2020年,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7亿元,同时还调入资金179.4亿元,这主要是履行预算调整程序从抗疫特别国债、政府性基金等增加调入42.4亿元。这一年,财政部宣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下达到深圳的额度为138亿元。

  “由于奥密克戎极高的传染性,未来几个月,会出现大规模人群在同时期感染。”前述公卫专家表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保护好老年人群。

  工作人员表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高发期外,目前120急救热线还收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关于发热等症状的咨询,这些非紧急的电话,挤占了120的急救资源。

  那天早上8点半,杜鹃再次接到电话:“又有人昏倒了”。当时,社区里唯一的急救箱在她的手里,医院领导紧急找人骑了电动车接她,一起赶往居民家中救治。

  1993年,殷良平在洪雅县参加工作,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对金钱特别的敏感,刚刚参加工作3个月,他就开始学起了做生意。眉山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殷良平说道:我刚参加工作(就)开始学着做生意,先期倒卖木材,接着打矿,做水电站的修建工程,最后发展到参与民间借贷收取高额利息。  

  李广子解释,早期干预主要针对的是银行出现了一些风险的苗头,但风险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那么银行的风险将会不断累积,可能会对银行造成较大的冲击。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