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88位“创客”聚焦“永不消失的遗产”话传承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7-10 03:09:33

  中新网南京7月9日电(记者 徐珊珊)7月1日至9日,“永不消失的遗产——沉浸式文化遗产创客大赛”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举行。全球15支共64人的年轻队伍同台竞技,以“创客马拉松”模式激发创意成果,通过沉浸式和数字创新手段诠释文化遗产,共话传承与发展。

  “永不消失的遗产——沉浸式文化遗产创客大赛”是基于消失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征集 沉浸式展览创意大赛。大赛于2024年3月启动全球招募,45天招募期内共收到588份有效申请。

  如何让“消失的遗产”重现辉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表示,大报恩寺遗址是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绝佳例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产,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继承了“丝路精神”,不断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考古发掘和复原,历史遗址得以保存,大报恩寺塔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唤醒,也是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展示和传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说。

  比赛现场,参赛者们展示各自的创意提案、开发原型。经过角逐,“创意巨匠”“橡皮擦工作室”和“AZURE”3个团队入围“优胜榜”。据介绍,该3项优胜展览提案将由专业策展团队转化为线下展览,于今年10月至12月亮相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橡皮擦工作室”团队的方案名为“记忆生花”,团队成员宋明东说:“我们的方案中既有装置艺术,又有AR互动、投影动画,还有各种声音,很有感染力。”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表示,本次大赛让博物馆再一次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特别是为青年融合历史、科技和艺术,连接历史与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希望通过当代青年最有创意的设计、最先进的技术,让遗产永不消失。(完)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处处长张存龙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此轮暴雨给防洪调度带来的难度,比1963年还要大。1963年8月的连续暴雨的中心区靠近河流的下游,但这次的中心区都在山区,雨水产流、汇流很快,下游来水也更加凶猛。

  “其实这次华北暴雨的预报做得很好,北京从7月29日就对全社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最后从实况来看,无论是降雨时间、量级,还是雨会落到什么地区,都和预报吻合得非常好。”巢清尘分析说,但很多人一开始觉得雨不会下那么大,或认为即使下雨也不至于引发洪水,导致受灾。

  如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袁军等人建议,要强化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治理上,加强重要河道和主要支流防洪达标提升,完成现有1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和通讯预警设施建设等。

  专家分析说,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少雨,电力设施在选址时参照的技术指标对于防洪考虑得并不充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成本考虑,离主干道路越近、地势越低,建造成本越低,但洪水到来时也就更容易被淹。与电力设施不同,通讯塔一般建立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山坡上,如果暴雨之后出现滑坡和山体崩塌,通讯设施比电力设施更脆弱。从防灾角度考虑,应尽可能沿山坡多建几座塔站,留出一定冗余。

  上述熟悉涿州水利的人士介绍,涿州市有两大水系,一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流经涿州东北角,对涿州市影响不大;另一个是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其中的小清河、大石河(又称琉璃河)、北拒马河三条主要河流呈扇状结构在涿州市东北部汇成一条河流,被称作白沟河,同样也属于大清河水系。白沟河一路向南,流出约十公里,成为廊坊和保定市的界河。

  程晓陶解释说,根据《永定河防御洪水方案》,只有当永定河卢沟桥发生流量超过6200立方米/秒的洪水时,超标洪水才能通过小清河分洪闸入大宁水库。过去几天,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的最大洪峰为4649立方米/秒,不满足启动小清河分洪闸的标准。也就是说,涿州市开启蓄滞洪区,并不是为了承接永定河的来水,而是缓解北拒马河、大石河等本河系河流的来水压力。上述涿州市水利系统人士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永定河此次对涿州受灾的影响很小。

涂明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