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03 10:38:05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 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据章老师介绍,不仅是养宠物这件事情,学生有什么想法或组织的活动,都可以自行组织讨论、策划形成提案。学校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会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并在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指导和完善。形成方案后需要对接校外资源的,由学校出面联系。以往涉及到的一些社会机构非常配合。包括这个寒假的综合实践课程“三街两巷文化实践”也是按照这种形式,章老师认为,这对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非常有好处。

  我们通过分析全国80个大中城市工作场所在岗率指标可以看出,随着节后各地加快复工复产,1月底在岗率较去年12月疫情期间低点大幅提升14.3个百分点。

  所以,不要看到《三体》如今是个大IP了,就以为它2006年开始连载就很火热。诚然,《三体》连载时获得不错的评价,但仅局限于科幻的小圈子,远远未出圈。2010年前后,《三体》就出售了影视改编版权,价格仅仅10万元,2018年改编权一转手就变成了1.2亿元。《三体》火爆后,很多人问刘慈欣一个问题:怎么当初会贱卖了影视改编权呢?刘慈欣也只能无奈地回答:“你们早干吗去了?”

  三是杨家山动物群的许多地点显示维氏大唇犀、和政无鼻角犀继续繁盛,拉氏中华板齿犀则首次出现。

  地球生命从何而来?小行星的踪迹有何规律?距地球1.5亿公里的深空有什么?……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复眼”有望给出答案。

  位于江西省德兴市的这座铜矿山是国内特大型露天铜矿山,记者看到几辆电铲正在将矿石装载到电动轮上,采矿场场长谢文波告诉记者,开年后采矿场一直保持高产高效的势头,多项指标都超计划完成。

陈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