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近三年查询信用报告超87万次 民众维护信用记录意识渐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4 21:12:24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祁增蓓)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7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近三年(2022至今),青海省累计查询信用报告达87.12万次,有效满足了各类社会需要,对信息主体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升诚信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青海省分行)主办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征信机构 和评级机构等21家单位围绕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信用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建斌介绍,一直以来,人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民生实际和民众对征信的多元化需求,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大胆探索信用普惠路径,将征信工作贯穿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成的征信系统累计收录青海省492万自然人、19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2023年,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及各类接入机构借《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机,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传活动,主动回应广大民众征信服务诉求,全年提供城乡居民征信查询达50万人次。

  同时,人行青海省分行推广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征信产品供给,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征信方面的知识。”西宁市民张贵璐告诉记者,前两天,因买房需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原本以为需要像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现在银行网点就可以查,非常便捷。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建斌表示,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围绕以“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征信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完)

  王胜表示,一旦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者活动后气喘很厉害,已经高度提示人体存在低氧血症。所以,不必依赖指夹血氧仪的测量结果。他还支招,对于能够正常活动的人,可以做一个简单测试判断——让其走路或爬楼梯,“能够不停歇连续走200米以上,或不用停留直接上三楼的人,心肺功能通常不会太差。”

  前有海外抗原价格暴涨的前车之鉴,后有国内抗原价格飙升的市场乱象,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从政策端到执法端,对抗原恶意涨价现象予以重罚。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表述不难看出,决策层对于当前经济困难的局面已有充分认知,并且释放出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

  “感染后,为什么咽口水像吞刀片?”这是不少人深切的体会。据极目新闻,北京地坛医院急诊主任王凌航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这种情况主要是声门和声带周围的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一般病程3-5天时表现明显。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期结束,病毒被清除,炎症减轻,水肿消失、改善,嗓音可以恢复。

  药厂最首要面临的挑战是“产能调整”,李津认为,“可以持续生产的生产线上入手,通过增加人力扩大生产能力来做好供应的保障。”但调整产能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从上至下全链条的协同调整,目前人力调配遇到了很大的难题,“药物生产线上的工人感染了不少”。

  11月16日,朝阳区的保障房小区朗悦花园被征用作为临时方舱,以应对朝阳区暴发的新一轮疫情。最高峰时,原本设计承载2400人的北区住进了2800人,随后,南区又接纳了800多人。

张石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