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02 04:45:59

  中新社郑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南郑州上线儿童友好电子地图、新投放近6000辆共享亲子车,为广大儿童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这是该市推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之一。

  中国儿童数量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亿。

  如今,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中国多地推进。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当下,中国多地已尝试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引 入“儿童视角”,聆听“童心声”,为城市增添“孩子气”。

  譬如,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培育组建“儿童观察团”,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河南许昌一批“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上岗,到学校食堂查验饭菜温度和餐盘洁净度;湖北武汉将拥堵、磨损的马路美化为颜色醒目、充满童趣、秩序井然的“安全线”,打造“最美上学路”。

  此外,许多城市公共场所的儿童洗手台、儿童垃圾桶、亲子卫生间等儿童友好设施也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惠及更多儿童。

  2022年,郑州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如今,该市新建或改造儿童友好公园22个,备受欢迎。公园里不仅有沙坑、滑梯、秋千等玩乐设施,还配套草坪绿地、亲子卫生间、儿童指示牌等,一到周末节假日,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角很受欢迎,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郑州市民张茜认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憩空间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认为,营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有助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他建议,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全年龄覆盖,充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并尽可能提升儿童参与度,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除了在硬件上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需社会公众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完)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志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津冰雪运动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是全国冰雪运动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天津冰雪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百姓在雪季走出户外,走进冰场,走上雪场,希望更多人能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乐。

  菲总统府新闻部长加拉菲尔表示,我全程陪同马科斯总统访华,亲身感受到加强菲中关系的巨大潜力。此访为双方推进未来合作项目、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奠定基础,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将这些梦想尽快变为现实。相信两国在新的一年里,将进一步深化经贸、农业、科技、能源、基建、教育、旅游和人文交流领域合作,两国媒体也要加强互动交流,提供准确、及时、契合两国人民需要的新闻产品。

  在创作上,该片以更加国际化的表达方式,通过科学主讲人的探寻,以更强的代入感,贴近观众,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本片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最强大脑》科学顾问魏坤琳,作为科学主讲人,参与节目。此外,《大脑深处》第一次以动画方式,多角度展示大脑的部分功能和结构。

  文旅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版图之一,数字经济已深刻影响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生产、消费、传播模式。为此浙江提出未来五年要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强化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和国际推介,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目标。

  公保扎西介绍,五年来,青海省政协及其常委会把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保护和建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内容作为履职重点,统筹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持续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

  提起李罗斌,泉塘子一带的农户并不陌生。尽管临近春节,农业生产已进入“冬闲”期,这位80岁的老人依然在每日8点前准时抵达湘潭市泉塘子农技站,或选品育种,或收集民众意见,又或者为前来咨询的种粮大户答疑解惑。“这是我的‘收官之年’,春节后我将离开岗位,希望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李罗斌说。

刘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