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展陈中国古代雕塑通史 曾流失海外文物首亮相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9:06:57

  中新社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王笈)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常设展厅之一——中国古代雕塑馆(以下简称“雕塑馆”)16日起对外试开放,为观众呈现“教科书”式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史陈列。其中三分之一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其中包括流失海外又回国的文物。

  上博东馆“雕塑馆”以时间为纵轴,展出骨雕、玉雕、青铜器、陶俑、金铜造像、石雕造像、瓷塑等289件/套立体造型文物,通过“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大理国”“元明清”五大板块,展现一部有形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史。

  展品中不乏代表性的珍品、孤品文物。如展厅中的大理国鎏金铜大日遍照佛像,是已知同类题材金铜佛像中体量最大的一尊,极其珍贵。佛像内腔铸有大理国盛明二年(公元1163年)张兴明等人发愿造金铜像大日遍照一身等内容的题记。张兴明官职为彦贲,类比宰相,地位尊贵。

  这尊佛像于20世纪40年代流失到美国,后又流失到法国;20世纪90年代末,时任香港浙江第一银行董事长孔祥勉出资征集到这件文物,并以其父孔绶蘅的名义捐赠给上博。

  一组来自云冈石窟的造像残件也是首次公开展出。这批文物为1939年至1940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人 在清理“昙曜五窟”时采集的,抗战结束前被运至日本。抗战胜利后,经中国考古学家李济、文史学家张凤举等人的努力,这批文物于1948年被追索回国,1955年入藏上海博物馆。

  “2000年左右,我们在(上博)库房做日常整理、清点时发现了这些云冈石窟造像残件,深入挖掘后理清了这段文物回流的历史。”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师若予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批展出文物兼具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举全国之力,调用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与工匠营造的大型艺术杰作;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群。

  憨态可掬的西汉虎形鎏金铜镇则是首次“入住”常设展厅。这件虎镇铸工精湛,虎作卷卧状,昂首张口,脖颈戴装饰贝纹的项圈,通体鎏金,是一件珍贵的汉代工艺雕塑杰作。据师若予介绍,在秦汉及更早时期,人们席地而坐,为避免起身与落座时,因折卷席角、牵挂衣饰而影响仪态,出现了压住席子四角的席镇。“通过这件虎镇,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人的生活是很优雅的。”(完)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轰隆隆地驶来。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谭宝山隧道洞口位于中坝河河床以下,常年流水,洞顶距离河床底仅2米,进洞条件极其困难,进洞后又面临涌水、瓦斯、岩溶、采空区等特殊复杂地质条件。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10日电 (陈静 梁昌虎)记者10日获悉,上海正筹划二期质子重离子建设项目,让更多肿瘤患者不出国门即可接受国际尖端的质子重离子放疗。

  监 制丨钱蔚 王姗姗

  “鑫福102”轮由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总长39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甲板面积达24000平方米。船上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一次可装载24346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堪称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

黄介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