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穗字种业”品牌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7 22:17:37

  增城迟菜心、花都彩虹鲷、江村黄鸡……说起广州的土特产,不论是识饮识食的老广州,还是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可能都竖起过大拇指。从小农散种、散养的农产品,到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乡村振兴助推器,土特产“粤土粤潮”的背后,是广州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强链兴园”的不懈努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仙进奉荔枝(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通讯员白露 摄

  150天,天天有新鲜“仙进奉”上市

  6月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仙进奉荔枝”名列其中,是唯一一个入选的荔枝类品种。

  仙进奉荔枝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增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增城仙村农业办公室等共同从仙村镇基岗村实生荔枝单株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也是近年来增城荔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的佼佼者。该品种果子大,果色鲜艳,清甜有微香,甜而不腻,肉质爽脆,品质极优,有人称它“香过桂味,糯过糯米滋,比肩挂绿”。这种荔枝还带有特别的蜜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仙村镇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南部,土壤肥沃,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该镇17个行政村,均有种植荔枝,种植面积共15039.4亩,其中仙进奉荔枝种植面积6099亩。

  2020年至2023年,该镇仙进奉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逐年上升,其中2020年种植面积为3557亩,2023年种植面积为6099亩,提高71.46%;2020年产量为1925吨,2023年产量为3770吨,提高95.84%;2020年产值为1.28亿元,2023年产值为2.86亿元,提高123.44%。

  不仅广州,全国荔枝产区都争相引种仙进奉。目前,仙进奉荔枝已经在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种植,最早熟、最晚熟的仙进奉前后上市时间延长至150天。

  “150天,每天有新鲜仙进奉上市,荔枝不用在冷库‘睡觉’。”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基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浩潮告诉记者,今年荔枝丰产丰收,仙进奉荔枝平均价格90元/千克,是价格最高的一年。

  打造省级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

  仙进奉之所以迅速走俏,除了品种本身品质过硬,还与“跳出荔枝看荔枝”的思路密不可分。2018年底以来,仙村镇以仙进奉荔枝为媒介,深挖荔枝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仙进奉荔枝品牌,延伸荔枝产业链,打造集生产、研发、加工、文化、旅游等多产业融合的省级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投入资金强化“仙进奉”品牌宣传,近三年对仙进奉荔枝宣传推广的投入资金共约577万元,营销创新擦亮品牌。

  为保护“仙进奉”荔枝原产地品牌价值,仙村镇成立专业合作社、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荔枝产业联盟、荔枝协会等经营主体,以“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用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包装,有效地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促进内部资源、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为果农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保障仙进奉荔枝的产量、质量和销路,实现了无论是“小年”还是“大年”都保持增产增收的良好势头。

  仙村镇以基岗村为核心区,在基岗、岳湖、碧潭、沙滘等村约7平方公里区域,建设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20000亩以上,产业园内已完成实施建设荔枝农耕文化园、荔枝广场、仙进奉古荔园、荔枝交易市场等16个子项目。

  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良好势头,仙村镇还强化与华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增城工作站、华农增城荔枝研究院、华农增城荔枝技术培训学院等研发基地,通过开展荔枝种植技术研发、种植技能培训,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重点抓好对技术骨干、种植大户进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农户传授种植技巧、管护方法,不断提升“仙进奉”荔枝品质。

  在此基础上,乘着电商的东风,在荔枝上市前期,当地组织荔枝种植经营者参加电商直播公益课堂,加快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并且协同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举办2023年广州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顶荔相助”产销对接会。采用线上与线下、主动与借势相结合的营销宣传模式,仙进奉荔枝扎实开展“互联网+农产品”线上销售。数字化手段,帮助仙进奉走向全国消费者,拓展了销售渠道,擦亮了“增城荔枝”品牌。

  提升“穗字种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仙进奉荔枝是广州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广州加快推动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家禽品种测定站等重点种业科技平台建设,建成并启用黄埔隆平院士港、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等平台,聚焦重点农业品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实施“穗种强芯”攻关行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市财政资金遴选并组织实施16个市级种业科研项目,支持优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协同市科技局设立种业科技创新专项安排26个种业创新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共256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占全省73.2%;“穗丰鲫”鲫鱼新品种通过2023年国家审定;仙进奉荔枝等8个品种和“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1项技术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榜单,在全国推广应用;广州市农科院在低温抑制水稻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和菜心基因组两项育种理论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广州种业产业快速发展。广州加强龙头带动,发挥广州种业发展基金金融杠杆和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广州种业发展基金快速健康发展,今年新组建2家子基金,基金总规模扩大至4.4亿元,引进广东中芯种业、壹号种芯等一批种业重点企业,支持广东中芯种业项目成功打造全国生猪种业独角兽企业。

  为擦亮“穗字种业”品牌,广州还举办各类种业博览会、展示会、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种业合作交流,今年支持举办第4届中国水产种业大会,第22届广东种业大会,第25、26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以及2023世界种业论坛暨世界畜禽产业博览会等大型种业展示交流活动,每年示范推广国内外良种6000个以上,提升“穗字种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高质量打造产业园建设样板

  如果说“穗字种业”为土特产走入千家万户注入强劲动能,那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则为土特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截至12月11日,广州共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了解到,广州已连续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打造产业园建设样板:一是从化国家级花卉产业园,全国最大的小盆栽生产基地,年产盆栽苗木6亿盆,占珠三角地区60%以上;二是增城区国家级产业园,围绕强化丝苗米、设施畜牧全产业链,重点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三大能力,将打造成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转化应用中心、全产业链经营与一体化开发中心和农业人才培训与双创示范中心。

  据介绍,广州19个特色产业园已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优势产业,2023年主导产值预计可达404亿元,同比增长7.73%。

  此外,广州还牢牢扭住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这一关键“牛鼻子”,扶优培强农业龙头企业,印发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今年广州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总量达到170家,跃居全省第一;新认定市级7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量达到436家,2家企业正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王青认为,在MLF利率不动的背景下,当前的重点是充分挖掘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潜力,降低银行存款成本;同时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引导DR007、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收益率等基准市场利率较为稳定地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控制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批发融资成本。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6/881024607.jpg" alt="" />

  多型主战装备跨代列装,新装备从工厂直接拉到高原驻训场。如何让新型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成为官兵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春节团圆之际,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要注重饮食合理搭配以及用餐卫生,高血糖和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切勿贪吃,以免引发不适症状。中国天气网愿你新的一年多吃不胖,积极向上!(策划/杜冰冰 设计/张莉)

  乌鲁木齐市则出台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施方案》,从7个方面落实19条措施,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加快乌鲁木齐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常态化开行跨境电商班列,为国内外跨境电商的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用新模式、新业态,更好地促进进出口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责任体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最高政治原则,加强反腐败协调机制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链条,覆盖从监督、执纪、执法到起诉、审判、执行、改造全过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通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推动反腐败斗争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贯通协同,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的重要作用,打好总体战。

黄淑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