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多位美金融界人士称美联储压力测试恐制造“虚假安全感” 对银行业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来源: 杭州网
2024-07-04 07:32:02

  据美国财经新闻网站MarketWatch报道,专注于研究银行脆弱性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托马斯·皮斯科尔斯基(Tomasz Piskorski)向其表示,美联储此次压力测试的结果“低估了银行业的风险”,例如2023年那些导致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倒闭的风险因素。去年3月,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爆发,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先后关闭。

  皮斯科尔斯基认为,美联储压力测试的情景并未充分考虑到持有至到期资产的大幅亏损以及高利率给银行带来的重大风险。该测试仅包括了美国约30家最大的银行,而许多规模较小的银行因其较高的利率和商业房地产敞口,更有可能受到影响。他表示:“他们没有充分吸取2023年的教训。在我看来,该测试没有充分考虑到高利率的可能性及相关的久期风险,并且他们假定存款将保持稳定。”

  据悉,这项压力测试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2010年作为《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一部分推出的。皮斯科尔斯基发表上述言论之际,美联储的年度压力测试引起了各方众多且大多是批评性的公开评论。

  支持银行业的团体银行政策研究所(The Bank Policy Institute)认为,美联储对银行净收入的预测——压力测试表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缺乏透明度。他们表示:“美联储没有披露其建模方法的细节,并依赖汇总模型,这些模型过度重视银行近期的表现。由于这些收入每年都有波动,美联储的压力预测也随之波动,导致银行资本要求大幅波动,使得银行难以有效配置资本。”

  美国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更好市场”(Better Markets)表示,美联储的压力测试对银行来说过于宽松。他们说:“100%的银行不仅通过了压力测试,而且是‘轻松通过’,这清楚地表明了测试力度太弱,可能提供了错误的安慰,让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和银行陷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6月27日消息,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表示,在这家大型银行最近的压力测试中,美联储对一项名为“其他综合收益”的指标的预测“似乎过高”。该指标代表了未计入净利润的收入、费用和损失,摩根大通在测试中的损失实际上应该高于监管机构得出的结果。

  去年,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花旗集团(Citigroup)也披露了类似信息,称其对自 身未来收入的估计与美联储的结果不同。银行抱怨年度测试在某些方面不透明,难以理解美联储是如何得出某些结果的。

  夏尔资本(Shard Capital)市场策略师比尔·布莱恩(Bill Blain)在Market Watch另一篇报道中指出:“银行压力测试很有趣,就像大富翁游戏一样,但不要认为它们都是现实,当前的压力测试是‘走过场’。”布莱恩此前是一位金融机构银行家,他一半的市场生涯是在汇丰银行和贝尔斯登度过的。

  布莱恩表示,“可悲的是……现实仍然是:监管机构打算通过了解并计划应对上一次金融危机来应对下一次金融危机,然而金融危机不断重演,但没有两次危机是相同的,此外,风险不是恒定的,它是不断变化的。”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今年4月26日,银行业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宣布,宾夕法尼亚州监管机构关闭了总部位于费城的美国共和银行,成为美国今年首家被关闭的银行。

  王志业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很多电影院通过一纸提示就告知顾客需要自备或购买3D眼镜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的条款,免除了电影院义务,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内容是无效的。

  <strong>——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反恐尖刀中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纪事</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30日电 (郭军 黄惠萍 胡靖)1月29日16时2分,满载618名广西籍务工人员的D2991次列车,缓缓驶进广州南站。这是今年首趟抵达广州的务工返岗高铁专列。

  意见提出,要持续推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针对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和自查自纠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协调主责主管部门健全制度机制,抓好现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制度规定落实落地,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知网涉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0/2267877953.jpg" alt="" /></a>

刘佑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