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如何应对中暑?这些“秘籍”快收藏→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6 17:18:39

  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妇、体虚、缺乏运动的久坐人群、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都是容易中暑人群,需格外注意防范。中暑到底有哪些表现?中暑了怎么办呢?

  中暑,按照症状轻重程度,一般可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体温多超过38℃。

  重症中暑

  大多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常见症状为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等,体温超过40℃。

  中暑了该怎么办?

  中暑后, 4个处置要点请牢记: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补充液体、淡盐水。

  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景域驴妈妈集团高级副总裁、奇创旅游集团总裁马磊预计,今年元旦、春节,旅游度假和返乡需求叠加,将迎来市场久违的一波出行“高峰”。

  11月底的一个早晨,大概6点半左右,杜鹃接到一个电话,说一名阳性老人在路上晕倒了,“去的时候我还是挺担心的,”这是杜鹃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阳性患者,在此之前,她原本只负责社区医疗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无需与阳性感染者面对面。

  有医疗专家呼吁公众:发热门诊门口大排长队,如果只是轻微不适就不要给自己增大感染风险,衷心希望大家非必要不来医院,减轻发热门诊的压力,既是保护医务人员,也是保护自己。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拒赔案例中,保险公司全部都以申请理赔材料或条件“不符合合同条款约定”为由拒赔。以新冠确诊保险金责任为例,记者查阅多款产品发现,不同产品对于相关责任的定义有较大区别,消费者在投保时若不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可能在理赔时遭遇拒赔。

  文铭建议,为保障合同有效履行,购买新冠相关保险之前,应该重点了解合同中对理赔对应的症状要求、检测标准是否严格,再结合被保险人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可用;此外,重点留意保险合同中的免赔条款及除外责任,如就诊确诊的医院是否满足公立二级(含)及以上医院等。如果消费者没有把握正确理解保险合同条款,建议可以先向保险公司或具备执业资格的专业代理人咨询确认。

  资料显示,阿兹夫定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抗艾滋病创新药,也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小分子口服药。2022年7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其用于治疗普通型 COVID-19 成年患者,8月9日起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目前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挂网价为270元/瓶。

钟佩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