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绿色未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来源: 舜网
2024-06-20 14:07:44

  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和气一 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核能除在供热、供暖、供汽等领域应用外,还可在同位素生产、制氢、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广泛利用。目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局面。此外,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安保等领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台央视记者 付雪松 崔霞 毛俊 文为明 吴天白)

  面对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不少储户都认为可以理解。“近几年,受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活动整体收益减弱,银行存款在这种大背景下进行周期性调整是很正常的。相信随着经济不断恢复,银行存款及相关产品的收益能有所回升。”北京市民路鹏远的态度颇具代表性。

  窗帘店离不开人,夫妻俩守在店里,中午饭点就买盒饭对付一顿。掀开窗帘,诗成了一扇通往远方的窗。刘晓晖有时想去旅游,看看丽江,看看西安,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她的内心并不焦灼,“在古诗词中,我能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田园的袅袅炊烟,感受文人志士的豪情壮志。我一边做着窗帘,一边背着古诗,感觉一针一线都像诗情画意中游走。”(齐鲁晚报)

  一方面,海外天然气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进口量10925万吨,下降9.9%。从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能源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会降低外部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价格的冲击。

  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发生强烈地震,伊斯肯德伦港的部分集装箱受地震影响发生倒塌,并在随后发生火灾。直至2月7日白天,火灾仍在持续,数百个集装箱起火,导致运营中断,迫使货运班轮将船只转移到其他港口。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布起火原因。(总台记者 孙建)

  <strong>运营新模式 为乡村聚集更多年轻人</strong>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