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回升向好态势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02 16:37:29

  【光明论坛】

  作者:刘志阳、陆亮亮(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团队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随着中国宏观政策组合拳成效不断显现,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国民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从生产来看,第一产 业增加值115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46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增长5%。从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4.5%,比去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在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供需双侧景气水平持续回升,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

  “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加快,呈螺旋式上升。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经济好转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收入增速继续保持略快于GDP增速的趋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为释放消费潜力打下坚实的收入基础;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7%,快于城镇居民的5.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均快于整体收入增长,体现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7%,消费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线上消费持续强劲,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11.6%。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升级类消费持续向好。

  经济总体呈现起步平稳、持续恢复、稳中有进的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季度中小微企业产值增速低于大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5.3%的经济增速。这些数据说明当前仍存在经济恢复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基础不稳固等问题。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仍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其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历史经验表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同样,发挥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也对提振有效需求至关重要。假日经济、文旅经济等持续火热,折射出消费领域的变化发展。促进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不断孕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潮流,引领新的消费时尚,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努力培育市场升级新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升要素报酬,带动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并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信心。

  其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要以结构调整的成效、质量为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各领域政策同向发力,建立起协调、有效、内在、有机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统筹好短期增长和长期布局,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着眼长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让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

  <strong>浙江省嘉兴市绿康农业 王有峰</strong><strong>:</strong>看我现在穿着皮鞋干活,一天下来还是干干净净的,最主要的是,收入比以前翻了两三倍。

  <strong>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strong>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月23日刊登题为《对美国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的亚洲回应》的社论。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可燃的“电致变色”建筑材料,它包含一个可呈现两种构象的层:保持大部分红外线热的固态铜,或发射红外线的水溶液。在任何选定的触发温度下,该设备都可使用少量电力,通过将铜沉积到薄膜中或剥离铜来诱导状态之间的化学变化。

  开放的贸易使美国更加富裕;“美国优先”政策和“脱钩”做法使美国变得更穷。

  最后,要做好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和兜底保障人群的就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的制胜法宝,要通过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康养、电商等技能培训,以及托育、护理、康养和家政等民生领域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脱贫家庭年轻劳动力以“一技之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建设,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被压抑三年的返乡置业潮并没有出现。”

郭初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