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1.5亿再购入股权 艾迪药业实现控股南大药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08:11:30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6月25日晚间,艾迪药业披露,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西银峰、湖南可成、许志怀、陈雷和姚繁狄合计持有的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大药业 ”)31.16%的股

  此前在2022年7月,艾迪药业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获得南大药业19.96%的股权,并达成尿激酶粗品购销业务、创新型尿激酶纯化技术的合作、尿激酶制剂等产品生产产能的放大合作及尿激酶制剂脑梗溶栓市场的开发合作等战略合作约定,进一步巩固人源蛋白业务市场。

  2023年,艾迪药业实现人源蛋白粗品收入2.6亿元,其中向南大药业销售尿激酶粗品1.62亿元,占人源蛋白粗品收入62.4%,为公司人源蛋白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而此次交易完成后,南大药业将成为艾迪药业的控股子公司。

  经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充分协商,南大药业100%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确定为4.8亿元,此次交易标的南大药业31.16%的股权作价为1.5亿元。

  南大药业主要从事生化药品制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溶栓药物注射用尿激酶制剂和抗凝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钠原料药。

  南大药业前身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南京大学下属的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厂、南京大学制药厂、南京大学生物生化制品厂及南京大学保健品厂,核心产品尿激酶的科技成果“天然溶栓物质尿激酶的研制”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进步一等奖。

  公告披露,自1998年成立以来,南大药业专注于从事人源蛋白产品尿激酶的制剂及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并围绕生化药物技术和心血管疾病领域开展了低分子量肝素钠原料药、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等原料药、制剂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外用制剂的受托加工业务。南大药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持有尿激酶原料药和注射用尿激酶制剂生产批文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企业,与国内众多知名医药配送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销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统计,2014年至今,南大药业的注射用尿激酶制剂已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医院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艾迪药业成立于2009年,公司起步于人源蛋白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随着创新能力的提高,公司聚焦于抗艾滋病药物及人源蛋白产品双核心发展领域,同时开展部分仿制药业务。

  在人源蛋白领域,公司构建了以在线吸附技术为核心的人源蛋白树脂吸附工艺生产体系,攻克了环境污染、规模化收集纯化的技术难题,公司逐渐发展成为行业内能够大规模向下游人源蛋白制剂厂商提供粗品原料的供应商。

  人体尿液中含有多种微量活性成分,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公司人源蛋白业务即以尿液作为来源提取纯化多种人源蛋白产品。随着公司不断拓展海内外人源蛋白粗品市场,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生态,公司在尿激酶粗品领域进一步发力,进而巩固了人源蛋白原料上游资源。

  对于此番收购,艾迪药业认为,人源蛋白业务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之一,上市公司对外销售的人源蛋白产品主要包括尿激酶粗品、乌司他丁粗品和尤瑞克林粗品。交易标的南大药业主要从事生化药品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尿激酶制剂和低分子量肝素钠原料药。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尿激酶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业务模式,实现从原料的供应、原料药的生产到尿激酶制剂生产的“人源蛋白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杨红艳

  “紧张的美中关系令两国企业都感到担忧。”美国《福布斯》杂志3日报道称,美国中国总商会最新发布的年度调查显示,约81%的受访中企对两国关系紧张感到担忧。而中国美国商会3月发布的调查几乎显示了同样的结果。在101家受访中企中,36%的企业还担心“美国对外国投资政策的不稳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在连续两届美国政府执政期间,美中之间的外交渠道已经萎缩。中国的邻国和美国的盟友忧虑,世界大国之间沟通中断可能破坏全球经济,或导致意外冲突。  

  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今年常州将满怀豪情迈进GDP万亿之城;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也明确,2023年要“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4月25日消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张希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佳木斯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根据教育部消息,当天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保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人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从28岁到43岁,申军良最好的15年花在了寻子路上。他和妻子变卖了房子,花光了存款。如今,他们依然住在出租屋里,身后还欠着几十万的债。

  正因如此,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经费宽裕与否并不影响其招聘学生或博后,招聘只看学术水平,比如IPMU为招到全世界最优秀的博后,提供了一份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员也可以自由选择博导和合作导师,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而不必担心导师是否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日本科研人员都不存在非得申请经费才能维持团队存活下去的压力,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静做学术的长期稳定的环境。为什么日本的诺奖得主这么多?因为他们的科研生态不急功近利。”庄辞强调。

林孟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