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全国大比拼,马上开打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7 18:45:42

  

  端午渐近,一场新的全国大 比拼也将拉开大幕。

  比玩法。湖南提了旅居康养、工业旅游、低空旅行、高品质住宿、房车露营、音视频、数字文旅、文化创意、历史文化街区提质9个重点业态;新疆准备大力发展探险游、研学游、康养游、沙漠游、低空游等特种旅游;云南公布了7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游客可深度体验传统制茶工艺,还能领略火山群、北海湿地风光。

  比服务。江西提出“努力让每一位来江西的游客享受到安全舒适、优质高效、暖心爽心的旅游服务”;山西列举了需要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的几个方面,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四川甚至把眼光投向境外人士,计划为入境游客提供多语种入川欢迎短信和资讯服务,还鼓励各类景区保留线下购票渠道,为入境游客买票行方便。

  比实惠。宁波全市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将面向全球推出优惠措施;湖北20余家景区景点及部分县市全部A级旅游景区面向大众免门票,80余家景区景点推行门票半价、优惠价、组合折扣或消费券抵扣等形式的优惠措施。

  花式比拼背后,是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对三里河表示,所谓战略性支柱产业,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标所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支柱性产业部门,一般对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市场竞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如今,旅游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完全称得上重大二字:论规模,2023年国内出游近50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逾4.9万亿元;论效益,从“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到不少小众目的地受热捧,再到越来越多行业和旅游做起“加法”,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各地竞相发力发展旅游业,正是看到了其“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如果说此前文旅部门的花式比拼主要比的是人气和知名度,那么新一轮比拼的核心,则是放在了游客体验和幸福感上。

  旅游业不光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对游客而言,旅游提供情绪价值,是美好生活的日常选项和刚需;对目的地民众而言,旅游则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凭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今年清明假期仅仅两天,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3亿元;贵州“村超”、“村BA”赛场周边,有餐馆一天卖完两头牛、有小吃摊一天狂卖2000碗卷粉。去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就业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

  细看业已推出的措施可以发现,当“网红”的热度逐渐过去,各地正沉心静气从基础设施、综合体系等方面综合发力,希望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商业环境留住游客,让他们游得开心、游得放心,让从业者干得有信心、有成就感。

  而这,才是这场比拼的真正意义,也是通往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据胡顺文介绍,酿造“九月九陈年封缸酒”,主要有浸渍、蒸煮、下缸、发酵、压滤、贮存六道工序,每道工序对温度和时间的把控都颇有讲究,“如果没掌握好,米酒容易变酸,影响口感”。

  走进北屯市,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沐浴在蓝天白云下呼吸着清新空气,好不惬意。

  2022年初,北屯市首届“冰城”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该节以“冰雪+文化+体育+旅游”为主题,深入挖掘冬季旅游潜力,让“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研究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她指出,新冠患者救治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有效的治疗药物,要加强重症救治组织工作,根据各地疫情形势选派国家专家巡诊指导,按照“四集中”原则将重症患者收治到救治能力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严格落实第十版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规范化同质化治疗每位患者,统筹好新冠和其他疾病救治,不断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加强城乡医疗资源统筹调度,保障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药品和医疗设备,通过上级医务人员下沉、巡诊、组建流动小分队等多种形式,增加基层医务力量,主动做好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把防重症的关口前移到家庭和社区。要加强临床救治研究工作,深入评估病毒的致病机理和临床特点,为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提供循证依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医务人员的先进典型和事迹,确保各项关心关爱政策落实到位,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新华网)

  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张锦雄则表示,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窗口地区,一直与印尼及东盟各国保持良好合作,广西经贸代表团赴印尼考察交流,推广广西老字号品牌。以印尼与广西能在多领域开展经贸合作为盼。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本单方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行动与国际环境保护法规倡导的做法背道而驰。韩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运动联合”有关负责人指出,核污染水排海如果实施将成为一个十分负面的先例;如果允许日方长期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那么是不是今后所有放射性物质都可以倾倒入海?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认为,日本拟排放入海的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无法通过现有技术被彻底过滤的放射性物质,具有严重危害性。

罗玮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