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46万起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3 05:07:24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2023年,北京市共组织实施了大气、水、土壤、生态、固废、机动车以及生态空间保护等10方面40项综合执法重点任务,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46万起,实施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案件38起。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引导企业及时主动改正轻微违法行为,给予适度容错纠错空间,全市办理不予处罚案件近340起。

  这是记者21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刚性执法加柔性服务

  据悉,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践行“刚性执法+柔性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其中,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明确执法重点和方向,对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超标排放等造成实质性污染违法行为,对弄虚作假、伪造或篡改监测数据等恶意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查处、绝不手软。2023年,陆续查办了大气领域重点排污单位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污染环境案、跨区域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同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引导企业及时主动改正轻微违法行为,给予适度容错纠错空间,全市办理不予处罚案件近340起,免罚金额3000余万元;实施正面清单动态管理,结合企业需求提供帮扶服务,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减少对守法企业的“打扰”;强化执法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督促指导排污企业自觉守法。通过积极主动对接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需所盼,摸清企业“困”在哪,“难”在哪,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协同共进。

  推进跨区域、重点领域违法案件协作办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加强联合执法,纵深推进跨区域、重点领域违法案件的协作办理,综合执法形成合力。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四部门开展打击第三方弄虚作假专项行动,移送公安部门1起,刑事拘留20人,批捕13人,移送市场监管局完成行政处罚9起;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及劣质油品污染为 重点,密切与公安部门协作;联合城管、公安、水务等部门,开展扬尘、餐饮、“点穴式”、流域等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工作合力

  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落实《2023-2024年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联动执法工作方案》,探索建立三地执法互认、源头追溯和队伍联建的新机制,搭建了京津冀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三地数据交互和共享应用。2023年,北京共享固定源联合联动执法、重柴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执法、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处罚等各类数据近9万条、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1批次。

  通过移动源数据互通,京津冀三地实时共享机动车尾气超标数据,实现超标车辆“一处锁定、多地重点关注”。通过将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执法监管情况共享,提示天津、河北生态环境执法部门重点关注涉案企业在本地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成都1月19日电 题:台湾奶茶店店主:春节不打烊 续一杯“台湾味”

  <strong>《中国新闻》报:疫情期间,保证助企纾困措施精准有效至关重要。对此,民建北京市委积累哪些做法和经验,未来能更好地做好企服务工作?</strong>

  【山西:106家景区门票优惠】

  “春节期间市场不打烊,年三十到正月初六都正常营业。现在我们市场的米面粮油、生鲜食品、禽蛋肉类等货源充足,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请民众放心购物。”雨润农产品集团资深副总裁、徐州雨润党委书记张彦芳向<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介绍,市场积极组织商户与基地、农合组织互联互通,拓展供应渠道,加大调运力度,当前市场耐储蔬菜、果品的储备量较去年同期提高15%以上,至少可以保障徐州市民15天正常需求。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72/359398101429332308.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9日电 海关总署网站19日发布文章称,2023年海关将在三个方面发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林杰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