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退市”第一单或出现!*ST深天、*ST美讯市值已跌破3亿元警戒线

原标题:“市值退市”第一单或出现!*ST深天、*ST美讯市值已跌破3亿元警戒线

逼逼网站,上体育课被老师操-Hdf4nyhhuL-“市值退市”第一单或出现!*ST深天、*ST美讯市值已跌破3亿元警戒线。

  这或将是“退市新规”施行以来第一家触及“市值退市”红线的A股上市公司。前一日(6月4日),该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股票2024年6月4日收盘市值均低于3亿元;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六)“在本所仅发行A股股票或者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股票的公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在本所的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和衔接安排之“新规则第9.2.1条第一款第六项、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市值退市情形,自2024年10月30日起计算相关期限。在此之前,原规则第9.2.1条第一款第六项继续执行。对于原规则在10月30日前后的衔接适用,上市公司A股(含A+B股)在10月30日前出现股票总市值低于3亿元情形,上述情形延续至10月30日或者以后的,连续计算相关期限并适用原规则关于市值退市的规定。”

  其中,正源股份将成为2024年年内第一家非ST的退市公司。5月30日,正源股份再次一字跌停,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连续20个交易日每股股价低于1元,最新收盘价仅为0.5元/股。当晚,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可以看到,随着监管加严,A股出清“负资产”速度明显加速,不少问题上市企业正在遭市场投资者“淘汰”。界面新闻统计的36家已经或可能即将触及交易类财务指标退市警戒线的A股公司中,多家公司最新审计意见为“无法表示意见”、“保留意见”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等,大多公司更曾遭证监会、交易所等各类型监管部门查出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等问题,部分公司已经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或给予明确处罚。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监管规则越来越完善,退市要求更加全面细致、执行起来也更加严格,“目前市场行情出现机构性分化情况,投资者对于保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优质上市公司的市值、股价就表现比较理想,有些触及监管红线、在经营层面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或出现重大变故问题的上市公司就面临更多挑战和风险。”

  *ST深天近年来经营就不太理想。界面新闻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以商品混凝土为主业、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产业包括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房地产的开发及物业管理等。*ST深天已连续4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至2023年其分别亏损795.43万元、5303.43万元、2.71亿元、1.6亿元,并于2024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573.08万元。

  审计机构鹏盛会计师事务所对*ST深天2023年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该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5月6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前述审计机构认为,*ST深天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归母净资产为-1950.36万元;涉及未决诉讼/仲裁案件已查到144起,涉及金额为24317.01万元;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多个主体的银行账户被司法查封冻结;因前述多重不确定性的影响,导致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对公司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恰当。

  更为关键的是,这家上市公司涉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鹏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2023年4月30日,*ST深天全资子公司天地顺铭与深圳市乾闳贸易签订了水泥矿粉砂石《购销合同》,2023年5月4日,天地顺铭以预付款形式将其渤海银行北京万寿路支行账户1.37亿元转入深圳市乾闳贸易。以预付材料款的名义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37亿元。截至财报报告日,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仍未归还。该审计机构指出,其无法判断实控人占用事项是否能够解决,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无法判断。

  4月29日,*ST深天发布公告称,发现实际控制人林宏润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林宏润及其关联人占用公司资金余额1.3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85%。于2023年4月26日上述1.37亿元全部归还。

  5月10日,因上述事宜,*ST深天及其实际控制人均收到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同日遭深交所下发关注函。5月16日,深交所下发年报问询函进一步追问该公司,要求其说明子公司天地顺铭与深圳市乾闳贸易签订 了水泥矿粉砂石《购销合同》的具体情况,说明公司现任和时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上述交易和资金占用事项的知情和参与情况,以及公司对相关责任人的追

  此前2023年8月30日,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已对*ST深天及其实际控制人林宏润下发立案告知书。截至目前,相关立案调查事宜仍未有最终结论。

责任编辑:王其霖

  从前十阵营来看,除苏州外,其余城市GDP增速相比去年全年均有明显回升,其中深圳、重庆、成都、杭州、南京均跑赢全国大盘(4.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州GDP增速(1.8%)在十强城市中垫底,但仍以31亿元的微弱优势力压重庆,全年能否夺回“第四城”的位置,成为一大悬念。/Default.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