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小伙的针灸求学路:启梦童年 圆梦青年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4 02:06:23

  中新网陕西咸阳6月3日电 题:缅甸小伙的针灸求学路:启梦童年 圆梦青年

  作者 石芙蓉 吴西檬 张远

  略显腼腆的陈自浩手持银针,在实习医院内全神贯注地为患者进行着治疗,并不时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询问患者感受。

  25岁的陈自浩来自缅甸,目前在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就读。11岁时因患鼻炎,陈自浩第一次感受到针灸治疗的效果:“症状逐渐缓解,这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成为 中医医生的梦想也是那时产生的。”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历史悠久,古往今来,商贸交流、人员交往等带动了中医药对外的传播发展。

  陈自浩告诉记者,自己儿时就很喜欢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高中毕业后立刻申请来中国留学,希望能在中国系统学习中医。“学习掌握了中医药学的原理后,就仿佛拿到了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因为热爱,陈自浩最终选择了陕西中医药大学。这所高校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也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针灸推拿学院创建于1980年,在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带领下,该学科成为中国中医类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五年来,陈自浩时常跟随老师外出诊疗,在观察诊治的过程中积累临床经验、整理医案,从老师的言行中感悟“行医首重德,医贵精诚,重在实践”的中医精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性格开朗的陈自浩很喜欢通过沟通、交流打开患者心结。

  “我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会邀请我去家里吃饭,我也经常做一些家乡的特色菜给他们品尝。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沟通毫无障碍,我甚至会被认成中国人。”学习之余,陈自浩还喜欢和朋友一起去学校周边爬山,在野外寻找一些中药材。他认为,学习中医不仅要注重书本内容,更需亲身实践。

  有意思的是,每当假期回国,陈自浩的亲戚朋友都找他“试针”。“有个头疼脑热、腰酸背痛的,他们都来找我,一是治病,二是看我学业如何。”陈自浩笑称,其实学校内与他有相同情况的留学生不在少数。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国留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招收了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占全校留学生的90%以上;先后同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

  即将毕业的陈自浩目前面临两种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或是回到家乡开办中医诊所。“但无论哪种选择,都成就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完)

  据南沙区政府介绍,框架协议的顺利签订以及三地人才协作办公室的揭牌,意味着南沙与香港、澳门三地的人才协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立三方常态化协商交流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也有利于发挥粤港澳三地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等方面比较优势,协同推进三方人才事业互动、互补、互惠发展,开创粤港澳三地人才工作合作新局面。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十二五”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全国碳市场。从2011年起,我国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及深圳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碳市场探索积累经验。

  按照规定,如果不选举产生众议长,新一届众议员无法宣誓就职,众议院各委员会也不能开始工作。(完)

  近半个世纪以来,实验学家们相继以光子、电子、原子、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作为干涉实体,实现了单粒子的双缝干涉思想实验。那么,对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不稳定粒子是否也能够作为实体产生双缝干涉现象?

  2022年,西城区在推进“书香西城”品牌建设多元化参与格局的同时,打造“悦读湾”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品牌,通过一系列主题阅读分享活动,宣传覆盖189家次媒体,受众260万人次。特别是秋季推出的“往来中轴·探望古今”打卡路线,融合“阅读”“行走”要素,以“知行合一”的新模式,宣传推广中轴线历史文化取得良好收效。

  6日,新疆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或暴雪;辽东半岛、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海南岛大部、台湾岛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邱天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