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专家:对华脱钩和加征惩罚性关税对欧洲是灾难性的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4 07:57:14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彤】中欧经贸关系正处于动荡时期,欧盟日前宣布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欧盟可能步美国后尘,以“产能过剩”和“外国补贴”为借口,不断打压中国产品,遭到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的强烈驳斥。这些措施预计将对中欧双方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给全球经济增加变数和不确定性。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他对中欧贸易关系以及最近在电动汽车领域摩擦的看法。

  环球时报:您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和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杜登霍夫:这些措施表明欧盟正试图保护自己免受竞争影响。他们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和提高关税,人为地提高中国进口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促使欧盟消费者选择欧洲制造的汽车。

  近年来,欧盟在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的贸易关系时,效仿美国模式和做法,而事实证明美国的模式和做法是错误的。美国和欧盟宣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获得了不公平补贴,但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如果没有提供任何具体事实,欧方加征关税肯定会被视为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和制度。与此同时,欧洲许多保守派政客和政党都在反对电动汽车,并声称内燃机代表着未来。他们正在推动消费者购买欧洲制造的内燃机汽车。但这最终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加剧全球变暖,并破坏汽车产业。由于雷诺的达契亚Spring、梅赛德斯-吉利合资企业的Smart等许多欧洲电动汽车车型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欧盟的关税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征收惩罚性关税将适得其反,阻碍欧盟汽车生产商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售。这种轻率和短视的行为最终将惩罚德国汽车产业。

  环球时报:您认为加征关税对中欧产业链、经贸合作、双边关系整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杜登霍夫:结果是中欧经济和贸易关系将恶化,因为加征关税的目标似乎是使欧盟与中国保持距离。当前,欧盟寻求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对中国表现出担忧。欧洲大陆的地区冲突也使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变得紧张。这种脱钩和惩罚性关税对欧洲是灾难性的。中国目前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全球领跑者,特别是在电池开发、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舱等领域,以及下一代汽车的原创性软件操作系统,如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豪华车销售的主要中心。德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关键海外市场,这表明“如果你不在中国市场,你就不在汽车产业之内”。在此背景下,欧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需要与中国开展合作与交流。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言论?这些说法是否反映了该产业的真实情况?

  杜登霍夫:这是舆论宣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供应不足,需要增加电动汽车供应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为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补贴的激励措施,是加速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值得称赞。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近期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前景?中欧应如何在电动汽车、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展合作?

  杜登霍夫:我认为,中国是电池技术和产业化的全球领 导者,这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柱。企业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几十年来已经建立起来。为加强合作,双方应通过便利公司设立、简化资本转移、协调和保护专利权、简化数据交换、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等方式消除行政障碍。然而,加征关税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这将破坏互利合作的基石,损害双方切实利益。

责任编辑:韦子蓉

  一年之后,另一边的梅西接过小罗衣钵,首次穿上巴萨10号战袍,在各项赛事出场51次,打进38球,助攻17次。

  1月20日,央行发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这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strong>新产品、新技术有望</strong>

  <strong>1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strong>新疆北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北部和南部、吉林东北部、西藏西北部和东南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西部局地有暴雪。西南地区东南部、云南东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南部和海南岛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台湾岛北部和东部等地局地有大雨(25~45毫米)。新疆沿天山地区、西藏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偏北或东北风(见图1)。

  脆甜的辣椒萝卜、嚼劲十足的蒸红薯干、精致漂亮的竹制品……小竹器、小干菜里大文章,擂台赛分“特色农副产品类”“特色小吃类”“特色手工竹制品类”“特色优质农产品类”四大种类,对100多个品种进行评比。其中有茶叶、蜂蜜、笋干、红薯片、洋姜等传统农特产品,也有酸麻杆、竹节子等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特色手工小吃,最终评选出20多个“状元”。

  中国的防控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年来,中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属不易。事实证明,中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当年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分别萎缩3.5%和6.8%。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约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个别早早就选择“躺平”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的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能促进经济恢复,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雅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