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2 04:38:23

  中新社圣保罗6月9日电 题: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桨拿起来,明明是在水深面广的巴西水库,我却好像回到了弯弯曲曲的、几百条船拥拥挤挤往前冲的温瑞塘河。”浙江温州籍旅巴侨胞冯寿林9日在巴西圣保罗对记者如是说。

  当天水库风平浪静。三艘由巴西瑞安商会自“龙舟之乡”中国浙江瑞安购得的中华传统龙舟,依循端午龙舟上水古制,点睛披红,擂鼓起龙,踏一路红毯直达码头,金身红鳞,昂然出水。

  作为将中华传统龙舟首度带到巴西的主推手,巴西瑞安商会会长娄建权对记者表示,巴西距离中国很远,侨胞外出打拼不易,最有家乡味、最聚家乡情的龙舟最能慰藉乡情。

  去年,巴西侨界首度组织龙舟体验活动,并号召筹建巴西传统龙舟队。曾在家乡划龙舟15年的冯寿林感慨道,“DNA动了”。

  “(家乡)年年龙舟赛,五六百条龙舟齐聚老家温瑞塘河,我对这些有点懂,也比较热爱。”冯寿林告诉记者,2008年他去乡来到巴西,在圣保罗25街经营杂货,已有16年。

  这一年间,巴西瑞安商会出资数十万元人民币组建龙舟俱乐部。冯寿林领衔出征,担任瑞安龙舟俱乐部“总教头”。从选购龙舟到训练划手,再到担纲“女神”队“有安全感”的舵手,他带出两男一女三支队伍。

  龙舟上水,鼓锣齐动,桨片翻腾,水逐浪飞,岸上呐喊声、喝彩声震天。旅巴侨胞们在船头插上中巴两国国旗,蛟龙飙动,旗帜猎猎,更是鼓舞士气。

  在现场,冯寿林指导划手们龙舟桡法,“听锣听鼓看指挥,不论力气大小,齐了船才走。以身带手,如果只靠手,一划就酥掉了。”

  冯寿林说,划手讲究团结整齐、不轻言放弃,在背井离乡的南美,侨胞们互相强调这一点,又往往别有感受。

  “即使远在南美,我们温州乡亲龙舟情结从没断过。”冯寿林告诉记者,阿根廷、智利侨胞也从国内订制传统龙舟,一是抱守传统,除船体是玻璃钢外,龙头仍采用古制的木雕,二是国内工业发达,船体、桨板工艺非常精湛,“桨轻灵活,重只有2两左右,全世界都来抢订单”。

  作为中国龙舟名城,温 州去年承办了亚运会龙舟比赛项目,瑞安也在今年重拾民间龙舟竞渡。今年温州全域1300多艘龙舟上水,将近一半在瑞安。

  巴西瑞安商会秘书长葛海勇正好返乡亲历了这一盛景。“可能有10万人全情投入,几百条船竞渡,好震撼。这三艘龙舟万里迢迢来到巴西,一定会点燃旅巴侨胞的血脉。”

  当时回到武汉效力的吴飞也没思考太多,只想着能不能帮助球队登上更高的联赛平台,从而给俱乐部的青训小球员们一个好的落脚点。若完成这些,对于他而言就是圆满。

  记者了解到,“极境——走进青藏高原”展、“物上山水”展、“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瓷韵”展4大主题展览及中国古代园林厅、中国近现代园林厅等固定展厅将在春节期间正常开放。同时,中国园林博物馆将推出“新年好展连连看”主题活动,“园林小讲师”金牌志愿团队和社会服务志愿者作为文明游园使者,将开展专场讲解,并在大年初一至初六每日10时和14时,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官方微博、快手等平台同步直播,和观众共同度过吉祥如意、知识丰富的大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昌1月19日电 (刘力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8日晚,位于江西南昌西湖区的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内,一场盛唐文化主题实景演出正在举行,一位身着古装打扮成诗仙李白的演员用醉酒的神态吟诵着《将进酒》,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当晚,第19届南昌绳金塔庙会热闹开市,“年味”浓浓迎新春。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30/431229953003270142.jpg" alt="" />

  前来置办年货的市民刘先生仔细挑选着干果,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今年春节,孩子们都要来家里,所以早早就来置办各式各样的干果和休闲零食,超市里货品齐全,想买什么都有。”

  负责该案的高级调查官伊恩·摩尔(Iain Moor)称,卡里克的罪行“确实令人震惊”。“警察部门致力于解决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摩尔说道,“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刘依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