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文化 促进情感共鸣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6 14:43:50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范宇斌 刘成荣)15日,来自香港青年实习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80余位沪港两地青年一同走进79意库、得丘礼享谷文创园,开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作为“青年跃动&青年沪动”——2024香港青年上海实习计划的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带领沪港青年寄家书、着华服、品宋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促进两地青年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

  闻香赏瓷,一封家书寄异乡深情

  沪港青年漫步在79意库园区,参观香氛产品企业、陶瓷文创场馆白相倌。一张张香氛卡在两地青年手中传递,淡淡香气传递中国传统香韵与国际时尚的完美结合。在白相倌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窑口的瓷器,让两地青年们眼花缭乱,也展现了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你们知道中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是什么?”“你们知道第一个上邮票的香港电影明星是谁?”在家居设计品牌店宝盖头路演大厅内,颛桥邮局工作人员向沪港青年讲解 着邮票知

  从一张小小邮票的诞生、发展和作用,再到五花八门的邮票种类,沪港青年在这方寸之间感受到了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以及香港与内地情感相连、文化相依的融合。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一封家书寄深情”环节,让香港青年把平时没有机会对亲友说的心里话、感激之情和祝福写在文创明信片上。香港实习生刘彦君表示:“希望爸爸能快点看到这张明信片,祝他父亲节快乐,身体健康。”

  字字含情,句句入心。青年们纷纷将内心的话语定格于纸上,贴上邮票,投递到邮筒中,一份份思念与祝福就这样从上海闵行寄出。

  不少实习生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以邮寄书信的方式向亲友传达情感。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短信、邮件依旧无法代替传统书信的质感,它所蕴涵的魅力,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晓。

  宋雅有约,一身华服感受传统宋韵

  当日,沪港青年来到艺术气息浓郁、环境清幽宜人的得丘礼享谷文创园,穿上华服,沉浸式体验宋代四大雅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打香篆的过程让我体验到做事不能急,耐心更能体会乐趣。”香港恒生大学学生曾墨体验了焚香。他和朋友们不仅学到了技艺,更体会到古人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超脱的生活哲学。在点茶环节,随着茶筅击打水面产生的细腻泡沫,一杯杯蕴含历史与文化的茶汤呈现眼前,沪港青年在味蕾间感受到宋人的风雅。

  另一边,在花艺师的引导下,沪港青年试着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巧妙组合,创作出既符合宋代审美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插花,妈妈生日快到了,我做一个好看的康乃馨插花送给她!”香港青年何晴琼拍下照片发给自己的妈妈。

  挂画环节则让沪港青年领略了宋代书画艺术的魅力,通过抽取“对联谜语”,青年们动手尝试了简单的书法创作,传统艺术的底蕴在此刻凸显。

  “每一期香港实习大学生都是沪港合作的体验者和传播者。”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执行副会长陈超表示,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除了安排香港青年参加有更好实战性、能更全面了解上海产业优势的岗位实习外,还安排了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和闵行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体验项目,希望香港青年在行走与体验中,更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与优美,进一步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感。(完)

  优化简化区域分类,便于群众快速辨识停车区域和收费标准。缩短全天收费时间、延长免费停车时间、降低收费标准以及设置每日最高限价,可更好保障群众夜间停车和临时办事的停车需求,减少群众停车费用支出。继续在一类区域实行阶梯计费,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停放周转率和停车位使用率,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与公共道路资源合理利用。

  2020年,他再因肾脏相关癌症复发及中风,两度进出加护病房。2022年,已无法说话的他,又不幸确诊新冠肺炎,最终于今年6月18日5时28分离世,结束了他传奇一生。

  各科目评阅结束后,评卷点还会组织专人对评卷数据进行专项复核,采取两套系统背靠背校验,依照规定程序步骤对各个环节逐一排查,确保成绩信息的准确可靠。

  中新经纬6月20日电 (常涛)针对“向大约30家日本中小企业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的消息,华为公司20日回应中新经纬称,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合理收费是创新的结果而非目的。

  这一公益赛事已连续第五年举办,不设报名门槛,全程在线,最大限度为世界各地的数学爱好者创造参与空间。五年来,已累计超过25万人参赛,许多参赛者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一直就把数学当作爱好和乐趣。

  秦刚在会谈中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秦刚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并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陈春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