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迎最佳观鸟季 湖区“生态流量”催生“观鸟经济”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5 09:20:02

  中新社南昌11月29日电 (朱莹)冬日清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近千只白鹤如“精灵”般跃然水上,时而觅食,时而歇脚。远处,二十多米高的观鸟台上,游客举起望远镜瞄准,白鹤的身姿映入眼帘。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进入最佳观鸟季。候鸟“衔”来的“生态流量”点绿成“金”。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候鸟小镇”等地已成为观鸟旅游热门打卡地,迎来客流高峰。

  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腹地核心区域的江西永修县吴城“候鸟小镇”,享有“候鸟王国”美誉,大量游客追随候鸟身影而来。

  如今,当地各个观鸟点、水上栈道以及酒店、湿地公园、环镇公路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小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46万人次,当地民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观鸟旅游“致富路”。

  “过去观鸟是一个小众名词,现在正逐渐变成冬季热门游玩选择。” 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李跃告诉记者,观鸟活动的兴盛为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带来不少“流量”,修建生态保护路网、打造湿地候鸟监测平台、建设候鸟书屋、发展“飞鸟人家”农家乐等一系列工程陆续实施。

  永修县也携手40多家旅行社、研学机构共谋文旅合作,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接待研学人数超3万余人次,创收近500万元人民币。

  据江西省文旅厅副厅长韩之宇介绍,“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是世界级旅游资源,鄱阳湖观鸟旅游具有国际远程吸引力,江西推出鄱阳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建设以观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计划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中国最佳的观鸟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相比去年干旱少雨的情况,今年入秋以来鄱阳湖水体面积相对较大。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统计,截至29日8时,鄱阳湖湖区通江水体面积404平方公里,比去年大158平方公里;容积10.8亿立方米,比去年多2.93亿立方米。湖泊内水草丰美,候鸟栖息觅食的范围随之扩大。

  随着鄱阳湖沿线湿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数量和种类在不断攀升,根据鄱阳湖保护区联合南矶湿地保护区、都昌候鸟保护区最新同步监测,目前共监测记录到58种水鸟,数量约60万只。(完)

  经济回暖信号明确

  “科技银行”体现在自主可控的敏捷开发。“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坚持业技融合、自主研发、敏捷迭代的建设原则,运用先进的云原生技术,实现分布式、模块化、微服务,保障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平台将在自主研发路径下,通过完善的业技融合机制,实现快速迭代更新。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近日,河南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工作的通知》(豫医保办〔2023〕8号),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口腔种植服务自主定价项目,全省单颗常规种植牙全流程医疗服务调控目标原则上不超过4300元。对于服务质量优质、种植成功率高的医疗机构,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允许按10%的比例放宽调控目标。

  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是一年农活的“重头戏”,耽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当前,农民们抢抓农时耕种忙,科技工作者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同样忙,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的保障工作也很忙……所有这些忙碌的身影,共同播种着新一年的希望,汇聚起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这是春的律动,更是正在奔跑着、努力开新局的中国的一个缩影,诠释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苦干、巧干、实干中迎来的丰收,最是美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饭碗,最是香甜。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国平说:“精准摸排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求职意愿,利用职介平台大数据精准匹配岗位,牵好线、搭好台,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就业创业‘最后一公里’。”

  “如果女厕里的其他女性感到不便,尤其是女童感到疑惑时,应当态度友好地解释并表示歉意。”张晓冰说,在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中,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建立隐私观念和性别认知,尊重他人隐私。

朱予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