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中国科学院连续十二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1 14:29:27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数榜单基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展示了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全球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高水平科研产出情况。该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2023年的贡献份额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的2倍。中国科学院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继续排名全球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上升两位排名第二。

  全球机构十强中居于第三至十位的分别是德国马普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最新榜单显示,高质量科研产出居 前十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印度和瑞士。与2022年相比,中国的调整后份额增长了13.6%,在排名前十国家中的增幅仅次于印度的14.5%。

  5年前,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就呼吁,在沿海制造业大省,机器人将大量取代普通劳动力,并且将到来的非常快,需要关注这个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从数据上看,东部地区吸纳农民工的数据在持续下滑,2015-202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下降超1000万,其中相当部分便是受到机器人采用或技术升级的影响。

  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这次特强寒潮过程中,最低气温最大降幅为35.6℃,远超11月历史记录,极端最低气温为-48.6℃,均出现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站。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最低气温降至-34~-48℃,天山山区、昌吉州东部为-25~-32℃,北疆大部、哈密市为-18~-25℃,南疆盆地大部为-7~-12℃。其中,阿勒泰地区布尔津站(-31.4℃)、青河站(-42.1℃)最低气温均位列11月历史第2位;阿勒泰站(-35.1℃)位列11月历史第3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冲击,中粮及时调整资产运营策略,以高标准的防疫举措,保障全球业务无一停摆,利用全球布局优势,积极调配不同国家的粮源,想方设法克服物流压力,努力确保国际粮食贸易稳定顺畅。”栾日成说。

  这些网传消息源头均为2020年3月的报道。早在2020年3月19日,世卫组织就曾表态,并不反对COVID-19患者使用布洛芬。世卫组织表示咨询了治疗COVID-19患者的医生,除限制该药物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常见已知副作用外,没有发现布洛芬任何副作用报告。世卫组织最新版COVID-19用药指南中,也未将布洛芬列为禁忌或不推荐使用的药物。

  记者还了解到,最新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也已落地。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和企业对接,对今年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再次延长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到明年6月30日。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日,注册在佛山的氢能科技生产企业、供应链公司和研发机构达到92家,其中,1至5年内成立的有51家,1年内成立的有19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有50家。

刘志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