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人”王楚松:“只留吃饭钱,其余捐出去”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3 00:47:23

  中新网娄底1月17日电(冯兵田 赵冠豪 陈敏)弟弟、弟媳临终前托孤,他一生未婚,咬牙将三个侄女抚养长大,并帮弟弟还清生前债务;自己苦却看不得别人受苦,从牙缝里省钱帮助更困难的 人,只为感恩淋雨时有人“撑伞”……他就是湖南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72岁村民王楚松。

  20世纪90年代初,王楚松的弟媳和弟弟先后因病去世,留下三个侄女,最大的9岁,最小的仅3岁。弟弟临终前托孤,尚未结婚的王楚松含泪答应,毅然挑起抚养3个侄女的重任。

  一下子多了三张嘴吃饭,身无长技的王楚松不惜力气,起早贪黑,艰难地挣着每一分钱。2包水泥100公斤,身材瘦小、体重仅有120斤的王楚送咬着牙,将水泥从1楼挑到7楼,一趟趟往返,肩膀磨出屡屡红血印;中午吃完午饭,工友们会打个盹,王楚松却趁机捡拾废弃的水泥袋,只因一个袋子可以卖6分钱。

  包鱼塘、喂猪、拖板车、挑红砖、下煤窑、做藕煤、耕作4亩多田……凡是在农村能挣钱的活计,王楚松都尝了个遍。曾有人上门表示愿意收养一个,减轻其负担,王楚松想到弟弟弟媳的托付,断然拒绝。

  1997年开始,三个侄女陆续升入初中,家里开支陡然增大。这时,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资助三姐妹上学;学校和班级老师也多次发动捐款,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面对好心人的慷慨解囊,王楚松感激不尽。他把每一笔爱心款都记在账上,记在心里。

  待侄女们刚长大成人,生活的压力卸下一丁点,王楚松就想到要将弟弟生前建房和治病借的钱还清。弟弟曾借过村民王佑喜45元钱用于治病。适逢王佑喜已离世,王楚松多方打听,找到其儿子“借一还十”。其儿子表示这钱是村民间的互助,属于捐款,坚决不肯收,王楚松却“霸蛮”要他收下。

  淋过雨的人,格外懂得为他人“撑伞”。2006年,王楚松获悉涟源一个杨姓骨结核病人家境困难,便把侄女给其过年的2000元寄给了对方;2015年,双峰梓门桥镇的彭某因小孩患病,无钱医治,王楚松为其送去了2000元......据粗略统计,从2006年至今,王楚松共捐款3万余元,帮助其他困难群众和贫困家庭。

  作为一名五保户,王楚松经济上并不宽裕,且长年患有风湿等疾病。如今,他家唯一值钱的电器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和电风扇。寒冬时节,他身上还是一件衣领和袖口都已磨损破旧的军绿色外套。“我们想多带他出去旅游,可出去过两次后,他就不愿意了,说是浪费钱。他节衣缩食,只给自己留了吃饭的钱,其余的钱全部捐出去了。”二侄女王华说。

  2018年2月,王楚松被评为湖南省“诚实守信”好人。在他的影响下,三个侄女以伯父为榜样,独立自强,乐于助人。王华说:“每次遇到捐款我都会在能力范围内多捐些钱,平时也会给有需要的老人送些日用品,周围人有困难,我们也会去帮忙。”(完)

  “我们也想让这些闲置的采样亭有一个好去处,但我们也要‘听令行事’。”走访中,重庆主城多个街道、社区的负责人坦陈,虽然街头核酸采样亭遭弃用,但也是有关方面投入的资产,而且撤走本身也产生成本,这就意味着只有产权方才适合撤走。即便将其进行改造,也需要征得产权方的同意。

<strong>  速览</strong>

  设施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牢记嘱托,一个个致富产业茁壮成长,德胜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0万元。

  “之前出去吃年夜饭时,我们饭还没吃完,服务员就开始频繁进出换菜,还一直询问催促要不要打包、什么时候吃完。等吃完以后,来到大厅,下一桌的客人乌泱泱地挤在过道上,场面乱极了。”来自山西运城的徐女士向记者回忆道。

  “如今北庄村和南庄村共3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磨豆腐、户户有作坊,每天生产豆腐25000多斤。”杨庆伟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让“豆腐村”招牌越做越响,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完)

  习近平总书记送来的新春祝福,令中营村党支部书记唐伟倍受鼓舞。他说:“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为我们已脱贫地区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全村高山冷凉蔬菜、蓝莓等特色产业产值近600万元。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将总书记的关怀转化成不懈奋斗的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和村民们一起振兴美丽乡村,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吴月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