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打卡中国】大运河版Freestyle来了!外国网红在窑湾镇为大运河打Call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7 02:39:38

  一面大鼓、一副钢板,一敲咚咚作响,声传二五里之远,这就是形成于400多年前的运河大鼓。

  咚咚鼓声,穿越百年,随运河流淌、绵延,成了记录窑湾古镇活态传承运河文化的“留声机”,也成了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发展的最佳“伴奏带”。

  6月24日,运河大鼓迎来一批新的听众。参加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 动的外国网红们走进徐州窑湾古镇。

  “这位老师傅告诉我,运河大鼓需要搭配唱词,所以这项艺术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民间‘说唱’。”现场,拉丁还与传承人来了一场友好包容、开放交流的即兴说唱表演。

  拉丁说:“鼓声激昂,让人不自觉就想加入。400多年间,鼓声的听众换了一代又一代,从鼓声的传承中能反映出当地民间文化精神的延续。”

  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能在运河边体验运河大鼓,拉丁觉得意义非凡:“世界上有许多运河,它们都见证着文明的发展。我目前生活在中国,能有机会参观大运河,并见证它与中国人民及其环境的紧密关系,真的很感动。”

  如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越来越火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赵哲群看来,要想把冬季乡村旅游做好,就必须有特色,改变过去单一的、粗放的旅游模式,提供差异化服务,突出地域特色,提高消费品质。“冬季乡村旅游必须突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生态康养产业,促进消费升级。”赵哲群说。

  “我们今年有5个村经营土地,一共超过31200亩,其中,21000亩用来种大豆,10000亩种玉米。”崔福是合作社的创始人,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种植大户,本该到了退休年纪的他由于技术过硬,2017年又被返聘为技术人员,帮着村里人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从内地来港工作多年,艾先生与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已在香港安了家。恢复通关的消息发布后,他便把父母从江苏徐州老家接到香港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祖孙三代第一次齐齐整整聚在一起。“疫情之前,父母差不多每半年就会到香港看孙子,我们也会回老家过春节。但疫情之后,这一切都成了奢望。”艾先生说。

  在一个以年轻用户为主的社交网站上,就有网友表示,他们到河坊街游玩时都经历过抽奖免费送珠宝的情况,用商业套路诱导游客消费,体验感非常不好。

两国人民的收获实实在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11日电 题:贤能体制与中国经济增长有何关系?

路宛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