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智: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 提升自主培养科技人才水平

来源: 人民网
2024-06-30 16:40:45

  中新网3月7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7日上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的题目是: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 提升自主培养科技人才水平。

  陶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研发人员按实际从事研发活动的时间所计算出的工作量)达635.4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但在整体质量和结构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仍有差距,根据《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中国大陆入选人数为9013人(排名全球第4),只有美国81155人约1/10。此外,科技人才结构还需优化,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博士毕业生占比不足70%,从事基础研究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仅占8.2%。

  为此,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鼓励探索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探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将“本—硕—博”作为一个整体,试点培养方案一体,课程衔接互选,学分互认等机制。建议允许高校在完善分流机制的前提下,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内,试点“3+X”弹性学习年限和动态流转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同时,应加大对“英才计划”“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等专项的统筹力度,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培养。选拔具有创新潜质,有志从事科研的好苗子,根据学生禀赋特长个性化培养,支持学生针对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探索。

  第二,试点探索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当前已进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科学”时代。21世纪以来,诺贝尔奖中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的比例超过40%,特别是诺贝尔化学奖,近2/3具有跨学科特征。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将“交叉学科”设置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建议试点在高校设立集成多个学科的特色培养项目,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对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学生“多学科”培养、“多指标”评价,推动育人模式由直线型、分散式向矩阵型、集群式转变。

  第三,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培养体系。大学天然具备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优势。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生占比超过30%。建议鼓励高校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育人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探索类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微课题”,激发研究志趣,培养科研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设置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引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为开展持续攻关打好基础。此外,科教融合不能脱离硬件载体,应支持高校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通用、开放、共享的科教协同平台,为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科研训练提供硬能力支撑。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强说,目前来看,我国法律并未禁止或限制电视台发布广告的数量,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主要针对的是广告的内容,并没有对植入广告出现的数量、时间和频次作出明确的限制规定。

  <strong>【我在现场】招聘会开到了家门口</strong>

  影像的另一长处是将小说中的奇思妙想转换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比如剧版《三体》一五一十还原了小说中“三体游戏”的种种场面,虽然CG动画的效果相较于特效大片仍有距离,但诸如秦始皇的3000万士兵“人列计算机”等场面的还原,也确实是震撼恢弘、摄人心魄。除此之外,影像的蒙太奇魅力,让它在衔接叶文洁的“文革”经历与时下老年叶文洁心如死灰的状态时,形成强烈的关联对比,有助于观众理解叶文洁当下的心境与抉择。

  黔东南州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龙再敏认为,对于传统案件而言,“湘桂黔边区刑侦工作协作会”依然可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力量、加速破案;对于电信诈骗之类的新型案件,协作会也还可以发挥情报信息共享的作用,“老把式”仍能施展“新拳脚”。

  “整个项目核员860人左右。”胡辉表示,目前公司经理、总监等管理类岗位人员大部分都已经招到,“到3月份公司员工应该会达到上百人,5月份预计会达到350人,7月份会达到600人以上。”

  据了解,位于招聘地点30公里以外兴港新能源产业园的郑州比亚迪项目,目前还处于建设过程中,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此次招工多数人员需要先在其他基地学习,待郑州项目投产后返回工作。

蔡哲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