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成照片募捐滥用AI只会伤害慈善事业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07 12:37:57

  ■ 观察家

  在AI等尚存争议的新技术面前,慈善或许应该跟进得更慢一些。

  据报道,成都某慈善组织在其网络众筹募捐的页面中,使用了AI技术合成的照片,经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进行了整改。该慈善组织解释称,使用合成照片是为了保护受捐者隐私。这一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在合成照片没有明确标记的情况下,这种图片文字对应的呈现方式,极容易使读者误解。因此,这并非简单的不当使用合成照片的问题,而是有利用合成照片对募捐者进行误导的嫌疑。

  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保护隐私,通过对真实照片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也完全可以实现,而不必通过合成一个虚假人物特写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强烈的误导性暗示,加上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使得公众难免对该项募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从动机上看,提高传播效果是很多慈善募捐活动的重要元素。在慈善公益历史上,诸多成功的慈善案例也都依赖于大众传播。我国公益史上经典的“大眼睛女孩”案例,就成功引发了社会对于女童助学问题的关注。

  借助多种传播技术来提高慈善募捐活动的知名度,一直是很多慈善公益组织的核心运行目标。如果对比其他公益组织、众筹平台的类似募捐项目,AI通过对经典特写照片的模仿训练生成的照片,质量明显要胜过普通人自行提供的照片。

  低廉的生产成本,加上较高的图像质量,二者结合带来的传播效果提升,或许正是让该慈善组织不惜铤而走险,违背慈善真实性来使用合成照片的主要原因。

  但比起 商业海报、内容视频等正常应用,慈善公益应用AI作为传播效果提升工具,仍然需要极其慎重,甚至在没有形成明确规范和社会共识的当前情况下,应主动拒绝使用这一技术。

  这是因为,真实性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一旦公益慈善的真实性存在瑕疵,不仅会引发公众质疑,还会对慈善事业乃至社会的整体公信力产生反噬作用。

  慈善依托于公众互助的爱心,而这需要建立在真实基础上,其对真实性的要求,远高于普通行业。当人们看到AI生产的文章、照片、视频,都会本能地产生不真实、甚至“被骗”的感觉。此时应用AI技术来提升慈善事业的效率,无疑会适得其反。

  因此,在尚存争议的新技术面前,慈善或许应该跟进得更慢一些。如果必须使用,也应做到全部公开透明,避免公众对AI技术本身的担忧,变成了对慈善事业的质疑,进而伤及社会公共利益。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拉日铁路、川藏铁路拉林段分别于2014年、2021年建成通车,与青藏铁路格拉段共同构成西藏“丁”字形铁路网主骨架。截至2021年底,西藏铁路营业里程达1359公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舟山2月7日电(林波 刘继波 戚洋斌)近日,一艘中国香港籍30万吨油轮“海悦”轮在浙江舟山岙山港区兴中5号泊位进行卸油作业。在不远处的舟山岙山海事处值班室内,其显示器上正呈现出港区油轮作业场景,消防设施配备、船员值班作业、红外成像图等都一目了然。

  柳雪莲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立足自身职能,结合联点帮扶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主动抓好联点帮扶企业在转型升级、投资扩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很久没有出过远门了,我想带家人到暖和的地方走走看看,来一场期盼已久的远行。”新加坡首发团的一位游客说,掩不住欣喜之情。在接下来的四晚五天旅途中,游客们将在英殖民地风景区打卡鱼尾狮公园、国会大厦、百年吊桥等著名景点,在维多利亚剧院和国家美术馆品鉴新加坡艺术之美,穿梭于独具特色的街头巷尾,体验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南洋风情。

  搭蔗塔、爬刀梯、打铁花、摆棕轿......从农历正月初三到农历二月初二,莆田闹元宵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各种民俗活动陆续登场,可谓“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

  事实上,不仅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多家银行均面临提前还房贷预约申请增多的情况。除了个别银行关闭了线上申请通道外,也有部分银行对起还金额和还款次数进行了限制。

周文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