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6 06:29:54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我们必须进一步释放这种潜力”。

  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于12日至15日到访四川成都。代表团成员包括欧盟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大使、法国驻华大使等17位驻华大使。

  庹尧诲告诉记者,欧盟和中国长期以来在各领域事务上都开展了良好的协作和对话,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方面。“我们(欧盟)对这样的合作非常满意。”

  据了解,目前成都的欧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初次到访成都的庹尧诲表示,欧盟十分重视加强与中 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涉及整个中国,因此到中国各地考察很有意义。”

  记者丨李健南 周宣 倪紫慧

  2016年网络直播兴起后,敢闯敢拼的玉石从业者把商铺、地摊变为直播间,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买到心仪的物件。据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截至2022年11月,腾冲翡翠、琥珀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其中直播从业人员约6000人,翡翠、琥珀产业收入约25亿元。珠宝玉石产业已经成为腾冲市支柱产业之一。

  《齐民要术》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唐朝时期,它就传播到了日本及朝鲜半岛,约十八世纪又传到欧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与理念长期代表世界农学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也说明了,农耕文化是中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勤劳的中国人民始终在书写着历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要在继承中创新,为建设农业强国不断奋斗。正如蒙曼所说:“农业构筑了我们的文化基础,也构筑了我们的安全底线,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团队成员孔伟成博士说,为研发我国第一套量子计算机测控系统,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夜里来灵感冲去实验室验证,经常会忘穿白大褂,后来就干脆在实验室常备。”

  从“三北”防护林的防沙,到目前各类沙漠化治理方式的实施,新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阿克苏地区,是新疆重点沙漠化地区,“20世纪80年代,这里每年都被沙尘肆虐,当地居民一年里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沙尘里度过。”阿克苏市柯柯牙纪念馆馆长宋兴年说。当时最近的沙漠距离城区仅有6公里,并且每年都在向城区逼近。面对恶劣的环境,1986年,阿克苏地区在风沙策源地柯柯牙启动绿化工程,用30多年的时间,在昔日的荒滩戈壁上建成了一条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创造了荒漠变林海、戈壁变果园的绿色奇迹。

  制表 澎湃新闻 彭艳秋 王亦赟

钱威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