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痴”父子保育长江“水中大熊猫”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30 11:46:59

  中新社宜宾6月28日电 题:“鱼痴”父子保育长江“水中大熊猫”

  作者 王利文

  “通过这个类似‘身份证’的超声标记,我们能追踪长江鲟的行踪,观察它们在野外的种群状态。”27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轻轻抱起一条又一条亲手培育的长江鲟亲鱼(用于繁殖的成年鱼),把它们放归长江。

  今年,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约2.8万尾长江鲟鱼苗和100尾长江鲟亲鱼,在四川宜宾江安县被放流。它们背负着复苏种群的重任,重返世代生存的滚滚长江。“亲鱼能提高繁殖成功率,鱼苗能出色地适应自然环境。”周亮解释道,鱼苗和亲鱼共同放流意义深远。

  作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长江鲟,是一种古老的脊椎动物,在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和鱼类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与中华鲟不同的是,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及其各大支流中,只在长江内短距离洄游。此前,受多重因素影响,长江鲟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在202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野外灭绝。

  扩大增殖放流规模,是恢复水生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措施。多年来,中国多家研究机构聚焦珍稀水生动物保护。而周亮与他已故的父亲周世武,已在这条道路上坚守了30余年。

  1993年,周世武牵头成立了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成为中国最早从事长江珍稀鱼类研究的民间组织,并将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周亮召回。两代“鱼痴”自从接力,开启了保育长江鲟、中华鲟等珍稀鱼类资源之路。

  在宜宾长宁县的养殖基地中,今年52岁的周亮穿着防水裤,敏捷地爬下水巷,跳入鱼池。他轻抚着一条从身旁悠然游过的百余斤大鱼说:“它是研究所最早的一批鱼苗,年龄与我的工龄相当,已经超过30岁。看见它,总会想起研究所初创时的往事。”

  周亮回忆,当时,购买鱼种和改善养殖环境,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后来全靠母亲在学校教书的工资支撑整个研究所运行。父子二人不得不早出晚归地挖蚯蚓喂养鱼苗。

  通过不懈努力,研究所先后建设了涵盖水库水、冒泉水等不同水质环境的养殖基地。继1998年长江鲟人工繁殖成功后,研究所在2004年规模化人工繁殖实现重大突破,为该物种延续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于2007年进行首次增殖放流。截至目前,研究所已放流长江鲟鱼苗40余万尾、亲鱼400余尾。

  “种群重建和自然资源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亮解释道,放流的长江鲟鱼苗存活率仅约3%,其性成熟至少需要6年时间,每一个阶段都是新的挑战。接下来,周亮计划联合中国其他科研机构,深入分析影响长江鲟野外繁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促进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

  “不久的将来,这些水中精灵一定会在长江中生生不息。”望着那些 将沿江一路向东游去的鱼群,周亮满怀信心地说。(完)

  (二)认真研究合规风险和管理体系。全面梳理总结经营者集中监管过程中企业最常出现的合规问题,分析研究合规管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等合规文件,形成有针对性的合规方案。

  “我在睡觉,睡醒后发现机舱里有一股很浓的航空煤油的味道,第一反应是货舱着火。”据边先生回忆,当时机舱内的乘客基本都闻到了味道,很多人下意识用飞机上的毛毯捂住口鼻。

  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6日进入第二天。当天人们最关注的第一场重头戏是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李强当天在致辞时就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二是携手推进新兴产业合作,加强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三是携手维护地区和平安宁,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合作。四是携手扩大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合作。李强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坚守团结自强初心,秉持合作共赢精神,建设好我们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

  为什么同样是降水增加,在一个地区有生态效益,另一个地区则没有。因为只在有一定降水基础的地方,降水增加对区域生态才有正向贡献,如果这个区域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增加了20%也只到120毫米,对植被的生长而言,100毫米和120毫米没有区别,都不适合它的生长。因此,西北暖湿化对生态植被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地方植被在改善,有的地方植被在退化。

  9月7日,南京市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6项最新举措。这是南京市在8月4日发布《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 促进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基础上,再度推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举措。根据最新政策,包括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和鼓楼区等四区范围内购买商品房不再需要购房证明。

  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6日进入第二天。当天人们最关注的第一场重头戏是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李强当天在致辞时就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二是携手推进新兴产业合作,加强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三是携手维护地区和平安宁,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合作。四是携手扩大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合作。李强表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坚守团结自强初心,秉持合作共赢精神,建设好我们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

张雅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