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中国唯一海洋民族的年饭变迁

原标题:(新春见闻)中国唯一海洋民族的年饭变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精品竹菊来源,西西G0G0人体大尺大胆高清-nrh4QRCuN8-(新春见闻)中国唯一海洋民族的年饭变迁。

  中新社广西东兴2月8日电 题:中国唯一海洋民族的年饭变迁

  作者 冯抒敏 俞靖 翟李强

  临近龙年春节,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家家户户正忙着包年粽、蒸年糕、购春联等,准备过年。这里,是中国唯一海洋民族京族的聚居地。

  哈亭是京族民众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 所。除夕这天,哈亭内将被打扫干净,摆上桌椅、茶饮食品和祭祀供品,苏春发笑言,各家吃过年夜饭后,村民们就会陆续来到哈亭“守夜”,围坐在一起喝茶、唱歌、打牌、议事,举行拜祭仪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亭长得给大家发红包”。

  苏春发是京族三岛上最早富裕起来的村民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越两国边贸恢复初期,他通过做边贸生意、批发海鲜发家致富。在苏春发的记忆中,由于岛上耕地少,粮食短缺,京族以前靠带着出海打来的鱼虾,翻山越岭去换大米、木薯等粮食,过年时每户仅从生产队分到几斤猪肉,便是辛苦一年的犒劳。

  “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到,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苏春发说,如今,鸡、鸭、鱼、肉和海鲜,在京族的年饭菜单中已屡见不鲜。这几天,他与朋友共同出资买了一头年猪,将猪肉分送给亲朋好友过年。与家人们一起唱歌、弹奏京族独弦琴助兴,成为苏家日常家庭聚会以及年饭中不可或缺的“菜肴”。

  苏春发的另一重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同时也是当地一个京族艺术团团长。开班教琴、到各地演出、排练节目、组织歌圩……是苏春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每年京族重大传统节日哈节,苏春发还要组织“万人迎神”、摆“万人餐”等仪式和活动。

  除夕“守夜”,苏春发计划主持商议今年哈节的举办,以及邀请越南友好村落参加歌圩交流等事宜。在苏春发看来,边贸改变的是物质生活,文化活动则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生活,而文化的传承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大年初一将在万尾金滩京族文化广场上演的“村晚”,由村民们排练演出,囊括歌舞、小品、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苏春发的艺术团也参与其中。持续举办了多年的“村晚”,以及每月轮流在万尾和越南友好村落举办的歌圩,已成为京族文化传承、与越南民间友好交流交往的平台。万尾因此成为当地官方打造的跨国“村晚”推广示范点之一。

  2022年1月26日,农历小年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冒雪前往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考察。/index.asp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