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贵州郎德上寨:乡村旅游助百年苗寨焕生机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1 19:08:24

  中新社贵州雷山11月16日电 题:贵州郎德上寨:乡村旅游助百年苗寨焕生机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上郎德村郎德上寨的村民文兴,11月16日一早就开始收拾自家民宿、准备好配菜,迎接到苗寨过苗年的海内外游客。

  苗年是苗族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雷山苗年于11月16日正式开启。

  “过苗年是寨子最热 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招呼亲朋好友和远道而来的游客。”文兴告诉中新社记者,郎德上寨目前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及传统民俗,不仅仅是苗年,平时也会有不少游客到这里旅游、观光。

  记者沿着青石铺砌道路穿行在郎德上寨,只见保存完好的苗族吊脚楼此起彼伏,每走几步就能看见民宿、农家乐和银饰销售店及民族服饰销售店,还有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据了解,上郎德村有2个自然寨,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目前居住着213户871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3%。郎德上寨就是其中之一,寨子依山傍水,四面群山环抱,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据统计,2022年以来,郎德上寨共接待游客1824人次,是雷山除西江千户苗寨之外,众多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曾经的郎德上寨,偏僻而安静。1985年,郎德上寨作为黔东南州民族风情旅游点率先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进行旅游接待的民族村寨之一。

  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郎德上寨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享有“露天博物馆”“民间歌舞艺术之乡”“芦笙之乡”的美誉;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起跑点;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郎德上寨在保护传承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的同时,延伸了乡村旅游产业链,让苗族同胞享受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截至目前,郎德苗寨景区(上、下郎德苗寨组成)共有农家乐61家,从事苗族服饰出租、摄影等15余家。其中大部分都开设在郎德上寨。

  曾经闭塞的郎德上寨,如今靠着乡村旅游不仅人气旺了,苗族同胞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文兴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她在苗寨开设农家乐和民宿已经10年,每年都会接待不少游客,收入颇为可观。

  郎德上寨还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推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如每天苗族同胞都会身穿盛装,以十二道拦路酒迎接各地来的游客,热情的迎客仪式、芦笙舞、铜鼓舞,体现了淳朴的民风,不仅让游客“养眼”,村民也可以从中获利。

  “游客在享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还推行‘积分制+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每月把村民参与表演的收入按出工积分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人民币),实现了家家户户参与旅游,人人共享旅游。”上郎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尚福说。

  来郎德上寨游玩的中国香港游客郭铭南了解这一做法后赞叹道:“表演的同时还能赚钱,这是个一举两得的措施。不仅让村民有了收益,也让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非常不错。”

  近年来,围绕新的旅游模式,郎德上寨持续探索“研学+文旅”模式,通过产业融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陈尚福介绍,未来还将进一步做好郎德上寨的景观整体保护,加强苗族文化活态展示和研学体验,辐射带动周边苗寨的发展。

  临近饭点,文兴家屋顶炊烟缭绕,她已配好了苗年的饭菜,有糯米饭、腌鱼、香肠、腊肉......等待着游客“回家”吃“年饭”。(完)

卡塔尔主办世界杯,是这项赛事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当时被认为是“体育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但是很快就有大量围绕卡塔尔的“黑料”曝出来。

美国知名演员摩根·弗里曼

这是入行烧烤外卖生意后第一次遇上世界杯,韩可提前多日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左手烧烤右手啤酒,历来是世界杯期间球迷们的‘标配’。”韩可称,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必须要肉多菜少,让他们在看球的同时吃得尽兴。

安保从国外借、球场内装空调......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如此与众不同

为了这场全国人期待的揭幕战,卡塔尔组委会做足了准备工作,他们甚至在每一个媒体席都放上了可爱的吉祥物,作为伴手礼,希望给全世界媒体留下好印象。

更关键的是,比赛用球上的感应器也能每秒发送500次球的数据,以对踢球点进行精确的检测。

陈明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