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精神可见可感 ——北京公安围绕场所建设探索推进执法规范化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5 07:15:31

  让法治精神可见可感

  ——北京公安围绕场所建设探索推进执法规范化

  2017年以来,北京公安队伍在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路上不断尝试,创建了“物的看守所”,升级了“派出所功能区”和“为民服务窗口”,努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北京公安在执法场所的优化升级进程中找到了突破口,把提高群众信任度的设想,融进执法场所的方寸间,努力让法治精神可见可感。

  2022年初,一个经济类犯罪的嫌疑人在接受检察院询问时,坚称一本账本丢失了。这意味着证据链出现瑕疵,可能导致案件办理陷入僵局。涉案的“书证”多达上百个大箱子,其中一本不在,从何查起?

  负责涉案财物管理的是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昌平涉财中心”)。在这里,涉案的人和物是一同走闭环流程的,每一个涉案物品进入昌平涉财中心,将首先来到涉案财物管理办公室。涉财民警会当场接收,扫码录入信息,贴上专门标签,将数据上传到涉案财物智能化管理系统,并及时把物品存入智能保管柜。

  在涉案财物规范入库后,民警会根据昌平涉财中心早巡晚结工作制度,对法律文书审批内容等逐项检查。在详尽的痕迹化流转记录、清晰的影像资料等证据面前,嫌疑人所说的账本丢失的谎言被揭穿。

  昌平涉财中心于2022年1月建成。5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17间功能各异的专业保管室、“从地面武装到天花板”的智能设备令记者深受震撼。

  “群众关心的是涉案手机里的东西还在不在、车辆的设备是否可用,关注财物的财产属性;民警关心的是涉案电脑里的数据能否妥当保留原有状态,关注物品的证据效力。”昌平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倘绍奎说,“无论哪一条,这个‘物的看守所’都能提供保障。”

  “2017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着力打造数字化‘物的看守所’,先后建成市区两级17个智能 化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基层所401个涉案财物保管室。”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副总队长刘彦

  派出所有了新的功能区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仁和派出所新设立了案管会商区、执法监督区、综合管理区等新的功能区,它们是案管组民警的工作场所。

  前一天所有接触过的警情案件、市民通过投诉热线提出的诉求等,案管组都要逐一细查并作出判断。“这意味着如果前方民警在处理警情时,因现场条件限制等原因出现判断失误,案管组能及时进行有效弥补。”仁和派出所副所长刘伯祥说。

  清晨7点,记者到达时,案管组民警已经在分析一起离奇的警情:两个人在某居民楼的住家户门口,持续敲门一个小时。民警在接警后抵达现场,报警人任某称自己没有开门,没有发生其他情况。民警将这个事件判定为“普通事件”。

  “事出蹊跷!”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案管会商区,民警们把平日里掌握的线索、数据分析得来的结论进行比对,得出初步判断——这是“案件”,并且问题不小。原来,有问题的是报警人任某自己!经侦查得知,几年时间,任某以帮人买共有产权房、办理北京小客车牌照为由,先后对10余人进行诈骗。

  “如果不是案管组的跟进,这个犯罪嫌疑人可能就从我们眼前溜走了。”办案民警感慨,这些年来,案管组承担的工作繁重却意义重大,不仅监督民警全流程规范执法,防止出现冤假错案,也保证群众的每一次报警,都能得到认真对待。

  接待室有个“悉心听”窗口

  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公安分中心,有一个特殊的接待室,设置有“悉心听”窗口。“最暖心的就是这个接待室!”75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因年轻时工作的工厂已倒闭多年,很多书面证明找不到地方开,办证件时遇到困难。民警每次都把注意事项写在提示卡上,可自己岁数大了,很多手续还是办不好。后来,民警主动替她联系地方的职能部门,帮她补充整理材料,最终办成。

  如今,全国各地的政务中心都在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追求标准化、数据化。但具体办理时,很多事情没有那么理想化,长期从事窗口工作的民警,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于是,这个政务分中心成为一个大的窗口。”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分中心首席代表张艳说,“我们通过窗口悉心听,更认真办,为市民提供出入境、交通、网安等各部门132项公安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个2022年8月投入使用的政务服务公安分中心,已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7.4万件,接受咨询2.3万次。

  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明显不安全”。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组织日本办公室的资深核专家肖恩·伯尼2月初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面对北约追随美国渲染“中国威胁”,加快亚太转型步伐的做法,中国外交部指出,北约一方面声称自己是区域性、防御性联盟的定位没变化,一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的防区和领域,不断加强同亚太国家的军事安全联系,渲染“中国威胁”,有关动向应当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警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今天的中国,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最激荡人心的主旋律,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晚会在热闹的开场曲《张灯结彩》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浙江省各地文化礼堂的歌手齐声歌唱,舞台上展示的海盐滚灯、塘工号子、沈荡酿酒等海盐非遗元素和歌舞表演,把观众一下带进了欢乐的“年味”里。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17/8825556594531034629.gif" alt="" /></a>

林玮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