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杰青团”访北京:穿过想象寻答案 盼两岸共创繁花似锦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7-10 03:38:21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题:台湾“杰青团”访北京:穿过想象寻答案 盼两岸共创繁花似锦

  中新社记者 朱贺

  “我们走过故宫、前门大街、长城,仿佛穿过了书 籍中平面的想象,与这片土地再次产生联结。不管是大山大河还是市井生活,希望大家都能用心感受。”

  8日,第二十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下称“杰青团”)走进北京大学,赏燕园盛夏。当天举行的华灿·两岸杰出青年交流发展座谈会上不断响起掌声与笑声,来自台北大学的黄胜寅分享感受说,参访团里有不少像他一样的“首来族”,大家此前对大陆有很多不同想象,或许来自课本、新闻、互联网,但只有亲自踏上这里,才可以找到内心的答案。

  “杰青团”一行约50人,成员来自台湾各高校学生会及学生社团,接下来还将探访陕西、四川等地。其中不少青年常在两岸行走。

  台青叶柏成上次“登陆”还是四年前,此次再访北京,他留意到机场的闸口有所增加,往来旅客变多;街头的饮品店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前只能在两三种品牌中徘徊,现在根本挑不过来”。

  作为多次参加“杰青团”活动的过来人,叶柏成还捕捉到青年们探访文物古迹时自然而然的惊叹。穿梭故宫博物院,有同学不禁说出大陆电视剧《甄嬛传》的经典台词,青年们常能跟着附和。

  “希望能停留得再久一点。”来自台湾实践大学的陈亭聿说,相比十多年前到访,大陆如今的城市布局更加整洁,路上还有许多新能源汽车。她已在期待下一次大陆行,“开阔眼界,吸收更多知识”。

  探访阿里巴巴、360公司等科技企业,台青谢宜谚认为大陆互联网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在台北医学大学从事中草药临床药物研发,他关注到大陆人工智能技术在癌症筛查、抵御病毒等方面应用广泛,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来自台湾海洋大学的李同学就读于航运管理学系,关注到阿里巴巴在包裹追踪等方面技术先进,降低了配送失误率。如果有机会,她希望来大陆高校深造,期盼两岸在电商物流等领域密切合作。

  “‘杰青团’自2004年发起以来,足迹遍布大陆。”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陈长风在座谈会上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促进青年了解与合作,在推动两岸良性互动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台青李伟国是第九届“杰青团”成员,多年前通过参访对大陆有了初步认识,后“登陆”参与打造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华灿工场。到了本届“杰青团”,李伟国以团长和“半个东道主”的身份为学弟学妹作介绍。

  定居苏州的台青童敏翰同样因“杰青团”与大陆结缘,在此打拼9年,娶了当地太太,成为“新江苏人”。他说,两岸青年间的交流质朴而纯粹,尤其是学生时代建立的友谊。

  “20年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但‘杰青团’几乎从未间断,成为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寄语青年们尽可能多地增进共识,为两岸美好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打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回顾了率大陆师生赴台和接待马英九先生一行参访北大的经历,愿“杰青团”成员在行程中获得友谊和快乐。

  “我们依然会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繁花似锦,赤子之心常在。”黄胜寅援引大陆电视剧《繁花》的台词说,希望两岸早日春暖花开,青年携手共创繁花似锦的未来。(完)

  他还说,“在印度面对其北方邻国的挑战时,可以指望美国与印度站在一起”。又是这套“站在一起”的伪善说辞。历史和事实已经多次验证,美国政客宣称与谁站在一起,他们就会把混乱和灾难带到哪里。

  对中印边境争端,中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实力,以及一贯的务实理性态度,对谈判形成了强有力的塑造,推动双方不断朝着大的共识前进。

  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国外顶尖机构是怎么做的?2019年,中科院组织了一个考察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世界知名基础研究机构,总结他国经验,探索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科研组织模式,庄辞参加了这一项目。

  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2022年初,高能所支出总计25.7亿元,其中基本支出4.38亿元,占17.04%;项目支出21.04亿元,占81.80%,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的运营和科研经费中超过80%来自竞争性项目。在理论物理所,2022年的预算也显示,项目支出占比接近70%。

  他还说,“在印度面对其北方邻国的挑战时,可以指望美国与印度站在一起”。又是这套“站在一起”的伪善说辞。历史和事实已经多次验证,美国政客宣称与谁站在一起,他们就会把混乱和灾难带到哪里。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郑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