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 “浙江绿谷”传统习俗花样多韵味足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2 15:44:12

  中新网 丽水6月10日电(邵燕飞 周健)地处浙江南部的丽水市被誉为“浙江绿谷”,拥有秀美的山水、丰富的特产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文旅资源。端午佳节,当地遂昌长粽、龙泉灰碱粽、松阳麦秆扇、丽水薄饼宴、庆元走桥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为节日增添了独特的

  与一般的粽子不同,遂昌长粽没有尖锐的棱角,呈圆柱形,长度一般约20厘米至30厘米。因粽身较长,遂昌人喜欢把长粽切段,与家人分着吃,所以长粽也被称为“分享粽”。

  咬上一口,拉丝的糯米中间,梅干菜肉包裹其中,糯米泛着油光,梅干菜的鲜香在舌尖萦绕……每年临近端午,遂昌家家户户便会在家里包好长粽,等着在外的儿女、孙辈回家团聚,一家人分享一根长粽,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龙泉灰碱粽则米质香软,为琥珀色,入口润滑细嫩,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蘸以蜂蜜或白糖口味更佳。

  据悉,只有用龙泉本地称为龙钟的灌木烧灰,做成的粽子才算地道的龙泉灰碱粽。枝叶烧成的灰烬,用山泉水反复过滤,去除杂质,得到灰碱水,加上本地高山糯米浸泡一夜,制作灰碱粽的原料就准备完成了。

  包制灰碱粽的粽叶选用原始生态林区中野生阔叶箬叶,其叶片厚薄适中,柔韧性强,清香度高。闻起来有一股草木的芬芳,吃到口中细腻滑爽,妙不可言。

  除了粽子,丽水部分地区在端午节还要吃卷饼。400多年前,当地民妇送卷饼给上阵抵御倭寇的乡兵以示微薄心意,如今已成刻在骨子里的乡风民俗、端午节日美食。

  烙好的薄饼俗称“卷饼皮”,皮薄质白如绵纸,形圆似明月。卷饼里面的美食,除了带汤、带刺、带骨头的菜之外,无所不包。咬下一口,卷饼皮绵密而劲道,菜料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肉丝润香,海味鲜香,蔬菜清香,多种滋味合而为一……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端午节处于春夏之际,此时,麦子熟了,农民们收割完之后,田里就有很多麦秆。丽水松阳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用麦秆来做成扇子,用作日常纳凉。女儿出嫁后,端午节时娘家送的端午回礼中,都会有两把麦秆扇。

  而在丽水庆元,当地还具有极富地域特色的楚民俗孑遗——端午节廊桥走桥。据悉,庆元县的“走桥”习俗活动是在五月初六,即端午节的第二天进行,其于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遗。

  “走桥”虽是民间相沿成习的自发性风俗活动,但仪式过程却十分考究。首先,走桥人要在廊桥中间上香祭拜。随后,走桥人手持十双香,肩挂六个粽子,唱着吉祥小调,以边走边舞的形式往返桥头桥尾十个来回,每走两个来回,从廊桥上往河里各扔一只粽子。

  走完十趟,再到桥下河边烧香祭拜,并将祭品扔入河中。最后,走桥人回到廊桥上再次烧香祭拜,燃放鞭炮,带着桥上祭品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意寓子孙兴旺、福禄无边。(完)

  尽管当前世界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和巴西的双边贸易额仍在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7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中方出口额619.7亿美元,进口额1095.2亿美元。巴西是我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国,而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因为类似的原因,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在学校中也会遭到一些偏见。“地方性的本二院校,他们的生源都是经过高考录取进来的,分数远远超过专科的分数线,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认为专科上去的学生是不行的。”蔡炳育说。

  对于如何发展海南,他提到,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我经营着一家灌肠卤煮火烧店,每天早上七点钟,就要到位于天桥附近的门脸儿,先卤,后煮,最后放火烧。晚上十点多打了烊,我回家后还要蒸灌肠。

  过去五年,反映海南自贸港特征的外向型经济指标表现亮眼。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3.4%、17.7%;经济外向度五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22年达34.7%;实际使用外资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翻番,五年年均增长63.5%,五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

  李希强调,对国家体育总局开展机动巡视,要聚焦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情况,深入查找、推动解决体育领域特别是足球领域腐败问题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林淑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