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志愿”服务上线,“焦虑贩子”还能收割吗?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0 08:32:23

  胡欣红

  高考帷幕落下之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迅速引发舆论热议。据悉,该平台集成海量数据,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等,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职业心理测评,帮助考生更好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

  “七分考,三分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与学校,与高考成绩一样影响着人生路途。志愿填报,讲起来无非就是基于分数排名,按照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殊非易事。

  志愿填报市场的火热,折射了考生和家长的“刚需”。说白了,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就是一门信息差生意,相关机构主要就是在职业心理测评和院校信息方面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并没有什么“专业秘笈”可言。

  相比之下,教育部力推的“阳光志愿” 信息服务系统,不仅免费,而且数据更全面、更精准、更权威。具体而言,该系统依据往年录取情况,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位次),按照“冲稳保”的填报原则,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生成志愿参考建议,展示录取情况、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全方位数据。考生和家长只要一键登录,很多原本困扰不已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说,“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近日正式上线,某些网红大V和社会机构要想继续通过制造、贩卖“志愿焦虑”收割流量和“焦虑税”,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怀进鹏介绍了数字化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此次上线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此举解决了信息不平等问题,给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便利,可满足考生和家长的基础诉求,缓解考生和家长的志愿焦虑。学校和老师应该采取积极举措,与教育部门一道做好志愿填报服务工作。在这方面,不同的学校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学校做得比较细致到位,考生和家长的疑问基本可以得到有效回应,而有的学校则比较粗放模糊,亟待改进和提升。

  “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上线虽然可以有效缓解志愿焦虑,但也并非万能。无论是院校信息还是专业职业心理测评,都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后者,更要看到人的心理、性格等都是多维和动态变化的,很难实现精准测量。更何况,即便参考数据十分精准,但填志愿时主要是考虑不“浪费”分数,还是从“心”出发兴趣至上,需要考生和家长权衡考量。

  恶意调岗降薪、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动同事排挤孤立……

  其中的公关游说,对竞选工作而言至关重要。据悉,参加国际足联理事会理事竞选的还包括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2019至2023年周期竞选曾失败)、马来西亚足协主席哈米丁等人,他们也都分别赴亚足联相关会员协会国(地区)展开公关活动。如哈米丁就利用西亚足联本月25日在约旦开会之机赴约旦公关,并与约旦足协主席阿里王子会面。

  迫于种种压力,近年来,特鲁多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将对寄宿学校虐待原住民儿童事件展开调查。

  1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注:文中保费皆指原保险保费)4695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保险金额增长12.63%,保险赔付支出同比下降0.79%。

  券商2022年业绩数据相继出炉,普遍承压。受访专家认为,随着市场逐步回暖,再加上改革措施落地,券商估值将得到修复。

  总体来看,综合近两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方面有利于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避免利率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也释放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清晰信号。

关玉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