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锂电池产业联盟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14 23:13:14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4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青海是中国锂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省会西宁市依托青海地域辽阔、太阳辐射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1%,单晶硅、多晶硅、碳纤维产量分别增长1.3倍、1.9倍、1.2倍;同时成功引进光伏垂直一体化、高纯多晶硅等74个项目,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以打造千亿级的智慧储能产业链为契机,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了多能互补的储能产业体系。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开发区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32.5吉瓦时、正极材料16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铜箔2万吨、壳体3500万套等产能规模。开展产、供、销、建一体化储能项目,打造光伏+储能系统融合新模式,鼓励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启动储能电池生产线,今年新引进落地浙江海得20GWh储能电池机柜、中国电建10GWh短时高频储能机柜组装生产线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正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铜箔、机柜等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

  同时,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新型储能项目谋划力度,积极招引资源富裕、安全可靠性高、生命周期长的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化学储能,储备了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200兆瓦时框架式重力储能等项目10项,积极探索适合青海省实际的储能技术路线,解决电力供需平衡和削峰填谷问题,构建多元化的储能产业体系。

  此外,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整合园区资源,稳步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引进布局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打造西北储能系统集成基地,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厚植新能源产业沃土,助力新型电力系 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支撑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完)

  在2023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福建省省长赵龙用“全面顶格”诠释福建去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报告指出,福建全面顶格落实国家稳经济政策,出台实施48条一揽子政策和21条接续政策。

  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还推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突出冬季和春节时令特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真厉害!是谁告诉你的啊?”

  在落实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73.5%。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新春旅游休闲推广活动。北京、天津、河北联合推出10条京津冀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京津冀冰雪旅游季。演出、展览、灯会、乡村“村晚”等活动精彩纷呈。87个平台的160个账号参与直播了“文艺中国2023新春特别节目”,直播观看量2715.41万人次。全国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约11万场,参与人数约4.73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共9400余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40.92%,比2019年增长22.5%,票房收入3.78亿元,观演人数约323.8万人次。各地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10522场,“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参与视频总量超过6.5万个,直播超过580场。

  周涛,30岁,地地道道的自贡人,学习盐帮菜已有12年。

  “去年四季度,我们快速复工、强力推动,把因地震损失的工期给‘追’了回来,超额完成四季度计划投资。”蜀道集团泸石高速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春节期间,泸石高速全线一半标段、16个工点不停工建设,600余名建设者春节未回家过年,以拼搏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完)

钱燕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