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洋女婿”马丁的中国年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7 10:12:29

  中新网南昌2月9日电 题:“洋女婿”马丁的中国年

  作者 朱莹 刘力鑫 吴敏

  2月9日,中国农历除夕一大早,在江西南昌,63岁的“洋女婿”马丁和爱人正在为春节忙碌着。今年他仍在中国度过春节。

  “今年春节,从我家里往外看,将会看到烟花在‘江西最大河流’赣江上绽放,与江南名楼滕王阁交相辉映,我能预想到那一刻的幸福与欢乐。”63岁的“洋女婿 ”马丁向中新网记者描述他的新年畅想。

  马丁是加拿大人,已在中国生活7年。在江西南昌的家中,他和爱人早早就置办年货、贴春联、挂灯笼,古色古香的木柜上摆放着马丁的工艺木雕作品,架子上有两面中国国旗,花瓶里插着红色银柳,《梁祝》的旋律在房间里飘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我从小热衷中国绘画艺术、风格多样的盆景,以及名山大川。当我长大后,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要去中国。2017年,我踏上这片土地,并在这儿找到了我的爱情。”马丁回忆道。

  友好、善良、热情,这是马丁对中国人的印象。他告诉记者,走在路上,经常有老人小孩跟他打招呼,“在加拿大,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我来到中国后,发现这里真的很好,中国速度令人惊叹,待得越久越喜爱这里。”

  中国文化深深感染着马丁,他在中国的深度探究第一站是“千年瓷都”景德镇,并学习了陶瓷艺术。马丁说,他从事设计艺术行业已35年,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中国很吸引人,“我可以在不同地方感受不同文化,当我来到景德镇、西安、南昌等城市,环顾四周的建筑,古朴与现代交织的气息给我新奇的感觉,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我便能在历史元素和现代元素间穿梭,总能发掘出好故事。”

  2018年,他将在加拿大的工作室搬到爱人所在的城市南昌,并把中国元素不断融入作品之中。在他家中,有他亲手做的泥塑京剧人、木雕作品等。在中国期间,马丁参观了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余江木雕,这让他惊叹不已,并决定将工作室搬到余江,在此学习木雕技艺。

  马丁告诉记者,往年他和爱人会到处旅行,感受各地风俗文化,今年计划在南昌欣赏烟花,与好友一起享受中国美食,“我最爱中国的火锅和烧烤,也邀请了我在加拿大的亲人,他们计划今年来中国,我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这里。”(完)

  开局关乎全局,在疫后复苏的关键之年,一季度各地经济成绩如何,倍受外界关注。尤其是作为经济龙头的万亿城市,其具体表现,更有着引领区域发展的“风向标”意义。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所以彭博社今天报道会见,还特别在导语中强调,这是几周来全球两大经济体间最高级别会晤,显示在“断然回绝”即所谓“rebuffing”拜登政府多次沟通请求后,北京可能会同意进行中美间更多高级别对话。但美国如果不能正视中美双边关系痛点所在,尤其是在两国关系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问题上,不切实纠正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做派,那么中美实现乃至保持高级别沟通对话的基础,是很难存在的,中美要打破关系寒冰,同样很难指望。从现在的态势发展看,中美关系要真正破冰可谓压力山大,而且美方还在持续“制冰”。最近的一个观察窗口,无疑是月内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现在美媒已经在放风造势了,拜登将在参会之际,有意裹挟更多盟国伙伴对华搞所谓AI技术围堵。更令人警惕的是,美方会否继续推动怂恿G7成员国炒作乃至干涉台海议程?

  《瞭望》新闻周刊2018年报道,2012年以来,福建省探索从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引进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副县(区)长、副镇长等重要岗位干部,并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旨在战略性培养储备年轻干部。

  从去年GDP数据来看,紧随其后的常州、烟台2022年GDP均已超过9500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只差“临门一脚”,是最有希望率先晋级的城市。此外,唐山、徐州、大连、温州等城市尚处于8000亿元阶段,2023年完成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strong>直新闻:台“汉光军演”也将于5月中旬举行,外界传出此次军演将首次演练撤离在台的美籍人员内容。这种传闻的出现反映出什么?一旦发生战事,岛内民众是否将沦为美国的牺牲品?</strong>

郑昱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