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减肥人士都能用吗?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7 22:55:45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邵萌)被称为“减肥神药”的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减重适应证。

  6月25日,丹麦药企诺和诺德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Wegovy)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此前,司美格鲁肽在中国仅获批糖尿病适应证,商品名为诺和泰(Ozempic)。中新健康此前调查发现,彼时已有不少人超适应证使用该药用于减肥。司美格鲁肽受热捧背后,也隐藏着滥用、违规代购、售假阴影。

  专家提醒,盲目使用司美格鲁肽甚至自行增加剂量有风险,减肥没有“神药”。

  并非所有人都能将其用于减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诺和盈的获批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将该药用于减重。此次获批的适应证是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给药频次为一周一次。

  具体而言,该药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初始体重指数(BMI)大于等于30kg/ m?,或在27kg/ m?至30kg/ m?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去年6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彼时,已有减肥人士冒着超适应证使用的风险将该药用于减重,这也催生了不少代购和药贩,甚至出现了生产、销售司美格鲁肽假药的案件,涉案金额超亿元。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的获批,或可部分缓解这种情况。

  使用有限制,滥用存在风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此前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门诊经常有患者因减重需求希望开具司美格鲁肽,其中不少人BMI在正常范围内。医院开具司美格鲁肽有严格的流程,临床上超适应证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评估,还要得到医院批准、医生指导和定期随访。有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癌疾病史或家族史、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患者等,都不建议使用。

  作为药物,司美格鲁肽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剂量等也有严格限制。纪立农介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早期的胃肠道不适,严重时会出现呕吐、腹泻,长期的有乏力、食欲差等,也有患者对生活乐趣的感觉有所减少。

  中新健康注意到,今年3月,一名女子为追求减肥效果,自行注射1mg司美格鲁肽被送医抢救的话题曾冲上热搜。

  诺和诺德在此次公告中也强调了该药适用的患者范围及条件,明确其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

  若仅作为减肥药,医保不能报销

  目前,诺和诺德暂未公布诺和盈的定价和具体上市时间。

  此前,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的诺和泰在中国上市当年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24年1月-2月,诺和泰在全国医保报销就超过了70万人次。叠加谈判和医保报销双重因素,患者用药负担大大减轻。

  就司美格鲁肽的报销问题,国家医保局今年4月发文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支付范围限定在与成人2型糖尿病有关的两种情形。减肥不在支付范围以内,医保不能报销。

  “如果一个药品主要功能是减肥,医保肯定不报;如果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减肥,用来治病这个适应证医保可能会报销,但减肥这个适应证医保必须不报。”上述文章明确道。

  另据媒体此前报道,诺和诺德早些时候称,该药物在中国上市早期将限量供应,聚焦自费患者。(完)

  <strong>点亮心愿传递祝福,古井贡酒点亮“年三十”</strong>

  春季高考在即,一位大学生的心声引来数万考生关注——“高三那年,由于沉迷游戏造成学业‘历史欠账’太多,又不甘心‘随便去个技校’的我偶然看到了高职单招的相关信息。了解到相较于普通高考,高职单招给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考生更多选择,可以优先选择优秀高职院校和专业。很感激高职单招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圆了我的大学梦。”四川教育考试院的官方公号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大一学生的经历被反复转载。

  郑宁强今年60岁,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中欧班列(郑州)所用车辆的检修整备,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配件进行更换、处理,保障班列安全运行。到2023年,他已从事中欧班列(郑州)整备工作10年。

  <strong>拉美和加勒比国家</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53/7315610319215839517.jpg" alt="" />

  2022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六颗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首飞搭载的六颗卫星,上行载荷1068.63公斤,卫星总重899公斤,实现百米级精确入轨。首飞成功后,“力箭一号”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应用发射阶段。

陈宜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