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负日韩,中国U23男足基本无缘巴黎奥运会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3 03:28:58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卞立群)在北京时间19日晚结束的2024年卡塔尔U23男足亚洲杯暨巴黎奥运会预选赛小组赛中,中国 U23男足0:2不敌韩国U23男足,基本提前宣告无缘巴黎奥运会。

  由于中国队比赛结束时,另一边日本队与阿联酋队的比赛尚未进行,因此中国U23男足又进入“等死”状态,类似情形,中国球迷再熟悉不过。

  如果没有奇迹降临的话,这是自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男足连续四届无缘奥运会。然而对于实力有限,又身陷死亡之组的中国队来说,这样的结果实属意料之中。

  比赛进程

  首轮小组赛中,中国队长时间多打一人,但最终还是0:1不敌日本队。韩国队则是最后时刻1:0绝杀阿联酋队。

  本场比赛,中国队与对手的实力差距依然巨大。统计数据显示,韩国队总身价达到967.5万欧元,是中国队(305万欧元)的三倍多。

  开场阶段,韩国队进入状态较慢,中国队反而占据主动。第15分钟,拜合拉木错失绝佳单刀球机会。第21分钟,他近在咫尺的转身攻门又遗憾射失。第24分钟,谢文能内切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

  上半场末段,韩国队逐渐发力,中国队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第35分钟,李泳俊突入禁区攻入一球。

  易边再战,第51分钟,韩国队姜成真禁区内劲射击中门柱,中国队逃过一劫。

  第55分钟,杨梓豪挑球过人突入禁区,射门被对手门将封堵。第58分钟,中国队左路传中,贾非凡禁区内抢点射门踢偏。

  第69分钟,谢文能前场抢断成功,但射门又被扑出。转过来韩国队反击成功,李泳俊完成梅开二度。屡屡错失良机的中国队,最终0:2不敌韩国队。

  意料之中

  本场比赛过后,中国U23男足奥预赛遭遇两连败,晋级巴黎奥运会仅剩微弱的理论可能。

  中国男足上一次征战奥运会,还要追溯到2008年的北京,中国队以东道主身份第二次参加奥运男足比赛。

  客观来说,这支以2001/2002年龄段球员组成的中国U23男足,即便无缘巴黎奥运也在意料之中。甚至从过程而言,对韩国队的比赛已经超出了预期。

  毕竟早在2019年,以这个年龄段球员为班底的国青队,就遭遇了25年来首次无缘亚青赛的尴尬局面,当时队中不少球员就在如今的U23国足阵中。也有外界评价称,这是中国足球最差一代球员。

  未来咋办

  相比不少同年龄段日韩球员已经留洋海外,或是在各自国内联赛球队中挑起大梁,这批中国球员能在国内俱乐部中立足的都屈指可数。

  对阵日本队和韩国队时,主帅成耀东都在尾声阶段派上身高2米01的门将于金永客串前锋替补登场,如此一幕在足坛非常罕见,反映出球队无人可用的现实。

  让人更加感到无奈的是,面对十人作战的日本队,中国队明明创造了两个绝佳的进球机会,却没能把握住。面对场上局势的变化,球队缺少灵活应对。

  面对韩国队,中国队也未能把握住开场阶段的多次机会。韩国队稍稍找到状态,中国队就束手无策。当然,以上种种情况,都可以归咎于实力上的不足。

  问题是,当未来成年国家队不得不进一步更新换代,这批球员开始代表国足冲击世界杯时,那将是一番怎样的画面?

  而且不仅是U23男足层面,U19、U17年龄段的情况,至少到目前为止也暂时未看到太多起色。中国足球青黄不接的窘境,未来还将继续放大。(完)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一方面,食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非食品价格上涨较为温和。叠加翘尾因素影响减弱,预计二季度CPI同比上涨0.9%,涨幅将较一季度有所回落。

  3月28日至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率调研组赴湖南开展实地调研。4月11日至12日,丁仲礼率调研组在山西调研。4月12日至13日,丁仲礼率队赴贵州省毕节市调研民盟对口帮扶工作。

  与此同时,报道说,在中国拥有30处生产设施的巴斯夫也正斥资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5亿元),计划在中国建设一个新的化工生产基地,其规模可与位于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总部相比,后者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原来外企更多是往中国进口原料,利用劳动力再出口,而现在更愿意融入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高新技术外企数量增长更快,不再高度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白明说。

  13日上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瞻仰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认真聆听讲解,细看图片实物,追忆峥嵘岁月,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政代表团表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艰苦卓绝,百年巨变举世无双,要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彰显学深悟透、感恩奋进、实干争先。

袁大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