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机遇湾区,机遇港澳”: 湾区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5 05:03:35

  早上广州饮茶,下午香港看展,晚上住在澳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便利着三地居民。这背后有“硬联通”的作用,也有“软联通”的驱动。

  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让大湾区居民出行更加快捷;移动支付让港澳居民少了兑换货币的烦恼;“湾区标准”保证质量,让消费更放心。

  内地居民热衷去港澳消费,港澳居民“北上”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23年约有5300万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内地;今年1月至5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

  打造优质生活圈,先天优势是基础。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这是与生俱来的优势。舞剧《咏春》在港巡演受热捧、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 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有助于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进一步促进湾区人心相通,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教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从高等学校学科的互认、图书馆资源的联通、历史古迹的保护、文博机构的联动、文化设施的共享,到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制作以及艺术展演的联通,粤港澳在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文化交流合作空间巨大,“人文湾区”加速推进。

  打造优质生活圈,政策是保障。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性,打造优质生活圈,政府必须考虑到三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港澳23类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南沙出台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规范性文件,湾区人才流动更加高效;设立“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逾50项政务服务可实现跨境通办;持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子女在粤就读政策已实现各学段全覆盖,港澳居民子女入学更加便利……一系列民生实事,让三地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跨境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项目集居住、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出一个全方位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大到可以直接在内地享受澳门的教育医疗等,小到可以收看澳视澳门频道、购买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这都是横琴与澳门在不断沟通中所做的探索,一系列细节,体现着政府的担当与作为。

  文化底色铺垫,政策红利加持,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目前,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已有20万人,未来会有更多港澳居民融入湾区,这也考验着大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可持续的优质生活圈,让居民心情更舒畅、生活更便捷,相信粤港澳大湾区会不断给出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现阶段最适合杨力维的是什么?就在Air Max Day实验空间的现场分享环节,并没有人追问这个问题,但答案不言自明。

  为方便外地消费者,淄博除对途经烧烤店的常规线路进行重新摸排外,还专门新增了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此外,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烧烤摊、烧烤店和宾馆、酒吧、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巡查频次和密度,持续优化治安环境;继续加大对烧烤行业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强化食品流通、餐饮、抽检环节的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守护好食品安全底线。

  “从长远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来看,专升本招生模式终将会走向结束”,梁挺福表示,但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一“停”而了之,“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发言权,职业教育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的类型教育。

  <em data-scene="strong">一个专心强调团结发展,一个大搞阵营对立,博鳌亚洲论坛和美国“民主峰会”截然不同的画风,不正是如今中美在国际舞台的一个缩影吗?</em>

  在巩俐之前,让-米歇尔·雅尔也有3位大名鼎鼎的前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英国演员夏洛特·兰普林,第二任妻子是法国演员安娜·帕里约,雅尔还和法国女神级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订过婚。

  最终,《霸王别姬》上映后大放异彩,张国荣塑造的程蝶衣成为影坛的经典形象之一。时至今日,这部影片在豆瓣仍然保持着高达9.6分的评分。

许湖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