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30 01:04:11

  中新网巴黎6月28日电 当地时间6月26日,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举办。

  中法文学相逢论坛旨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由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和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法国国家图书中心总干事帕斯卡·佩罗、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法国巴黎图书节主席文森特·蒙塔涅等中法嘉宾出席。中国作家毕飞宇、刘震云、贾平凹、刘慈欣和法国作家菲利普·弗雷斯特向论坛视频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张洪斌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欧亚大陆两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千古文脉一华章。文学作品里沉淀的是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让中法文脉紧密相连,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心灵之桥。

  论坛期间,中法两国作家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首场对话的议题是“人的处境与文学表达”,法国女作家斯蒂芬妮·勒·贝尔、中国作家梁鸿、作家张清华参加,法国跨文化管理与沟通学院教授、翻译家帕斯卡尔·埃尔巴兹主持;第二场对话的议题是“新科技时代,文学何为”,法国作家尼古拉·易杰、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参加,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创始人、社长朱人来主持。

  徐波表示,中法都是文化大国,文学更是两国共有的国家“禀赋”,在两国人民相逢、相知与相爱中发挥着情感沟通的桥梁作用。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举办文学相逢论坛,不仅有助于两国公众更好地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学传统,也有利于双方增进对社会现实的客观了解,从而为中法关系创造更好的民意和社会氛围。

  施战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法两国都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两国文学界相互关注,相互欣赏。法国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以来中国也成为法语书海外版权售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论坛的举办是对两国文学交流、文明 互鉴的一种“深情打量”和“诗意定格”,蕴含着对两国文学交往与情谊的回溯、思考、遐想和期许。他表示希望中法作家间的此类“文学相逢”要经常进行。(完)

  为提高中越、中欧联程班列的运输效率,凭祥站提前制定列车开行计划,开辟绿色通道,与越南同登站协商制定最佳运输方案,及时申报入境货物需求,做好联检配合工作。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

  据广州海事局消息,广州海事部门把海上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行十条“硬核”举措:建立水路运输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实施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四优先”、强化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全过程跟踪、优化船舶通航环境、做好恶劣天气应急保障、深化疫情联防联控、创新海事监管服务模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关心关爱船员群体、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定期分析研判水路运输特点,强化动态执法一体化协同监管,提高船舶周转与运行效率,打造水上“高速路”,保障水上“生命线”,促进水上物流供应链稳定高效,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了广州海事力量。

  近一段时间,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大,而且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因此,要做好稳增长工作,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多位专家此前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在5%-6%之间。

  发布会由天津市工商联、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主办。(完)

李茹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