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6 14:49:36

  中新社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国很大,这片土地上总是充满机遇。”近日,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在成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我们必须进一步释放这种潜力”。

  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于12日至15日到访四川成都。代表团成员包括欧盟驻华大使、比利时驻华大使、法国驻华 大使等17位驻华大使。

  庹尧诲告诉记者,欧盟和中国长期以来在各领域事务上都开展了良好的协作和对话,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方面。“我们(欧盟)对这样的合作非常满意。”

  据了解,目前成都的欧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初次到访成都的庹尧诲表示,欧盟十分重视加强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涉及整个中国,因此到中国各地考察很有意义。”

  短视频里,女主角“乐乐”和叫“涛涛”的年轻小伙子,一起做美食、干农活……讲述着焕河村的“烟火故事”。“村里有古树、古井、老木屋以及不少老人,这些偏远山村司空见惯的元素,寄托着不少人难以割舍的乡愁。”丁浪说。

  青铜是公认文明标志之一,青铜冶炼制造技术大同小异,青铜工艺或青铜器却百花齐放因时因地各具特色。中国历史上,青铜也是继彩陶、玉器之后第三波艺术浪潮。其中青铜工具、兵器、车马具和装饰品与中亚、西亚一脉相承,体现青铜时代世界体系的共同性;而青铜礼器则大都模仿陶器如鼎、鬲、甗、豆、尊、盉、壶、盘又有所创新,继承了东亚独特礼乐传统。先秦时青铜礼乐器空前繁荣,青铜铃、铎、铙、钟、镈、钲、鼓、錞于齐全。曾侯乙编钟就是空前绝后的代表。如果说环黑海地区是青铜艺术初澜,传入西亚、北非是第二波,普及中亚、东亚就是第三波高潮。商周时期青铜艺术波澜壮阔,表明东亚已经是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心地区。

  在交通改善方面,2023年朝阳区将启动亮马河北路五环至机场二高速段建设,东苇路、天苇路争取开工。加快推进北京朝阳站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持续优化出行环境,加快京密快速路建设、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开工建设兴坝路、阜阳西街,建成双桥东路等10条主次干路、支路。此外,还将完成望京区域、朝阳大悦城周边(一期)交通综合治理,进一步缓解区域交通拥堵。今年全区计划新增车位3500个,同时协调道路、绿化、路灯和属地等部门,推进双井、三里屯、太阳宫等地区25条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设施建设,实现改革道路停车规范管理。

  协助乡医开展

  据报道,过去几天,欧洲数百个地点的冬季气温纪录被打破,包括瑞士、波兰、匈牙利等,匈牙利布达佩斯迎来了最温暖的平安夜,1月1日的温度更是攀升至18.9摄氏度。

家人立即将刘奶奶

叶阳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