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投资引擎动力充足 中国经济潜能持续释放

来源: 红网
2024-06-20 08:57:51

  “总体来说,投资对去年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对中新社记者说,2023年中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9%,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比较大。

  回顾2023年,中国各部门各地区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基建投资无疑是托底经济的关键力量。去年铁路部门投产新线3637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一些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也在去年见到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财政在去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截至去年12月,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下达已超八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对中新社记者说,1万亿元增发国债作为投入资本金,将会直接助力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拉动基建投资及相关实物量增长;同时也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扭转预期,为2024年投资带来更大动力。

  在基建投资发力之时,去年中国制造业投资也以6.5%的同比增速展现韧性。董煜认为,制造业投资中最大亮点是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如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等都是两位数增长。这表明,中国持续加大对新赛道的投入正逐步见到成效。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3%,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看来,中国持续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发展壮大。

  也应注意,一些领域投资增速承压。2023年,中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4%,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2%。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自2023年“民营经济31条”发布以来,中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对民间投资形成有力支撑。目前除了房地产业外,其他领域的民间投资增速已明显提升。

  董煜认为,总体来说,2023年投资对经济已经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 用。如果今年能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引导好民营企业预期,投资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更大。

  展望2024年,怎样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如何聚焦有效益的投资,确保投资形成高质量供给?

  蔡之兵认为,一方面应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民生项目投资比重,提高民众生活福祉;另一方面应约束投资行为,对具有市场竞争属性的各类项目预算进行规范和约束,筛选出有市场需要和合理回报的项目,避免举债投资和盲目投资。

  眼下中国高科技领域投资强劲,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体现出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特征。董煜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要继续做好“加法”,培育更多新产业、新赛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去创造一些投资风口,让投资者看到更多投资机会,从而让投资在全局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赴港旅游宣布放开后,中国香港成为春节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之一。根据携程平台数据,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5日,预订今年春节假期内地至中国香港的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8倍,赴港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36%,酒店预订间夜量、预订金额均呈现双位数增长。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的这项研究发现拓展了大气中激光物理学的认识,或有助于开发新的避雷策略。(完)

  从生态与地理的角度来说,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一般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对应的两个最直接因素就是降水与气温。21世纪初,就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存在“暖湿化”现象。目前的主流观点为,西北“暖湿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陆面蒸散发加强,导致水循环加快及降水增多。

  <strong>王军:当下需要改革、牛市和企业家</strong>

  近几年,大环境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很多年轻人在不确定中迷茫着,但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瞻前顾后与深思熟虑,而是一分冲动与洒脱。同时,虽然目前大环境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出游需求已然成为那个“确定性”。

  目前,两起案件正在进一步延伸侦办中。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