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精明”操作暴露自身“糊涂”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6 10:50:25

  电动汽车行业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焦点,更是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热点。不过这几天,欧盟却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出了个难题。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其实在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此决定前,就不断通过媒体放风,试探外界对此的反应。但事实情况是,此举引发的广泛担忧是欧委会始料未及的。

  欧盟离绿色转型的初衷渐行渐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其间,林剑再次回应中方是否会出台反制措施。

  林剑表示,中方有必须捍卫的原则,那就是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也有必须维护的利益,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彭刚14日对外界表示,只有公平、良好和有效的竞争,才能提高企业和市场的竞争力。中国产品和企业来到欧洲,更会给欧洲带来良性竞争,从而提高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欧洲科技发展、企业实力和民众福祉。

  欧盟中国商会代表方东葵告诉总台记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仅助力中国兑现自身减排承诺,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也为欧盟削减碳排放发挥重要作用,欧盟当前的做法与自身关于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张背道而驰。

  欧洲研究清洁能源交通的专业机构T&E认为,欧盟不应试图保护其汽车制造商免受有意义的竞争,因为这将限制欧洲人购买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该机构指出,提高关税的同时,欧洲政府部门应推动电动汽车的生产,否则将危及欧盟到2035年前实现100%清洁汽车的目标。

  今年3月,正是这家机构做出预测,根据去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近五分之一(19.5%)是在中国制造的事实,到2024年底,这一比例有望达到四分之一(25%)。

  “精明”和“糊涂”只是一念之差

  多个欧盟国家很久之前就提出了碳中和理念,而中国电动车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成本上都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如 今,欧盟却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这样不利于碳中和计划的做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曾经担任波兰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的皮霍钦斯基看出了问题的本质。皮霍钦斯基指出,欧委会做出的决定过于草率。无视其他国家和企业控制成本的行为并不符合逻辑。

  波兰前副总理兼经济部长 皮霍钦斯基:我曾担任协调波兰经济政策的经济部长和副总理,同时我也是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分析师。我悲观地看待给中国电动车增加关税的行为。因为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贸易战,而是提高效率、提高技能和降低成本。而欧盟却如此草率地做出简单的决定。现在有些人认为某些国家生产的商品成本低,背后可能存在某种隐性补贴或者其他优惠政策,而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和企业对成本控制得更加有效和理性。这不应是欧洲要走的路。欧洲已经进入了与亚洲汽车竞争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韩国汽车和日本汽车出现在欧洲时,也有类似的竞争,欧洲当时就用提高关税来解决问题,结果如何?最终还是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

  “溢出效应”将为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挑战

  欧盟中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征关税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对此,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也认为,欧盟此举将对中欧汽车领域和中欧经贸关系形成冲击。

  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 德威特:欧洲在对中国或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加征额外关税时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可能对我们的产品采取同样的措施。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欧洲有一定数量的汽车制造商。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他们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活跃,所以我们必须警惕总是存在报复性措施的风险。

  “精明”操作暴露自身“糊涂”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12日披露的临时关税并非最终结果,其中还存在诸多变数。首先,在7月4日前,欧盟委员会还将与中国政府进行协商,并听取相关企业的“申诉”。也就是说,到下月4日前的近三周时间是谈判窗口期。此外,从临时性关税到正式关税生效还需要欧盟委员会与27个成员国达成一致。

  而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披露后,欧盟成员国之一的匈牙利已经率先表态。匈牙利经济部长纳吉·马顿13日在一份政府声明中表示,匈牙利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相反,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才是欧盟所需要的。

  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以及德国本土三大车企——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均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初步结果发表声明,称其为“错误的决策”。

  此外,蔚来汽车在回应记者采访时发来声明说,蔚来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我们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

  欧盟委员会以“加征关税”等方式来争取政治利益的做法屡见不鲜。中国的电动车有着完备的产业链和运营模式,因此不仅价格低,品质和配置相比海外车型也更高,这些对于欧盟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欧盟的“精明”操作会让中国电动车的发展陷入困境吗?或许这样的“精明”只是暴露了自身糊涂。欧盟的糊涂恰恰在于用关税保护来延缓甚至是掩饰自身在新能源赛道后继乏力的惨淡。欧盟的“精明”操作很可能又是一次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

责任编辑:凌辰

  这种“杂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两种系统不兼容,且由于涉及底层冲突,解决起来很困难,进一步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开通后故障不断等一系列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毫无疑问,如果台海爆发了战争,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我们都知道,台海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荡,就是由于美台勾连,美国这样做是为了它的利益最大化,为了保住它在亚太地区霸主的地位,不是为了台湾老百姓的利益。虽然说民进党当局把他们的安全希望寄托于美国,但实际上一旦战争爆发,没有人能够保得住台湾当局。当然了,如果战争爆发的话,那台湾地区的民众肯定会受到第一波的冲击,他们会感到害怕的。所以说这种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台湾社会感到焦虑,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某基础研究所所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各类项目来源不一,都有各自管理部门,比如科技部、基金委等。研究所对科学家所在的课题组只有保障义务和财务管理责任,但因为项目不是自己选的,所里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权力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对项目的缺失或对错负责。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直新闻:中国元首强调的“中方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是外媒引述提及率最高的金句,这又意味着什么? 

  2020年1月,黄令仪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肃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的获奖理由写道:“黄令仪研究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研发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仪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